被點名買俄羅斯輕油 龔明鑫:臺塑化合約到期後不再購買
經濟部長龔明鑫。 聯合報系資料照
近日有外媒報導指出,臺灣在2024年上半年自俄羅斯進口達190萬噸輕油,爲全球最大進口國,主要買家爲臺塑石化(6505),引發外界關注臺灣是否違反對俄製裁立場。對此,經濟部長龔明鑫9日迴應,臺塑相關合約即將到期,經溝通後臺塑已同意未來不再採購俄羅斯輕油。
龔明鑫表示,經濟部與臺塑多次溝通,對方迴應正面,並強調過去的採購行爲符合當時歐盟的管制規範,若後續歐盟或國際間有新規範出臺,將會全面配合。他指出:「臺塑舊約即將告一段落,新合約階段將暫時不再購買俄羅斯輕油,以符合歐盟的相關協議。」
報導指出,輕油(石腦油)爲製造半導體與電子零組件的重要原料,臺灣半導體產業倚賴度高,若原料過度集中於俄羅斯,恐將使供應鏈暴露於地緣政治風險。臺塑石化則迴應,一切採購均依公開招標進行,未限制來源國,但會要求賣方遵守國際制裁與歐盟規範;若未來國際或我國政府訂出更嚴格禁令,將即刻遵循。
龔明鑫進一步說明,臺灣長期與國際民主夥伴合作,對俄羅斯已多次強化高科技出口管制,包含六度擴大清單並納管超過3,300筆俄國軍工實體,目前主要高科技產品出口俄國已降至零。他也坦言,這次事件顯示各界對供應鏈韌性的關注提升,未來政府也會持續要求企業審慎評估來源多元性。
至於外界關心的政府是否會對企業祭出強制性禁購措施,龔明鑫表示,現階段不會主動要求,而是視歐盟最新規範及國際共識而定。他指出:「臺塑已表達願意遵守新的規範,若歐盟有進一步明確指引,我們會同步確認、共同遵循。」
此外,針對能源安全議題,龔明鑫也說明,目前我國天然氣儲備正積極拉昇,目標於2027年達到14天安全存量,未來將視儲槽擴建進度再研議提升天數。三接已提出申請,四接、五接則加速整地與污染整治中,「我們會在合法程序下儘快推進,確保供氣穩定。」
他強調,經濟部將持續督促能源及石化業者落實國際規範、兼顧供應穩定與環境責任,同時配合國際制裁與市場趨勢,確保臺灣在全球產業鏈中的永續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