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當小職員、被貶只懂記帳管錢...洛克菲勒曾忍耐囂張大股東:忍人不能忍,方能為人所不能為
圖/pixabay
作者:約翰.D.洛克菲勒(John D. Rockefeller)
我在創業之初,由於缺乏資金,我的合夥人克拉克先生邀請他昔日的同事加德納先生(Mr. Gardner)入夥,對此我舉雙手贊成。因爲有了這位富人的加入,意味着我們可以做我們想做、有能力做、只要有足夠資金就能做成的事情。
然而,出乎我意料的是,克拉克帶來一名投資者的同時,卻送給我一份屈辱。他們要把克拉克—洛克菲勒公司(Clark-Rockefeller Company)更名爲克拉克—加德納公司(Clark-Gardner Company),而他們將洛克菲勒的姓氏從公司名稱中抹去的理由是:加德納出身名門,他的姓氏能吸引更多客戶。
這個理由大大刺傷了我的尊嚴!我非常憤怒!我同樣是合夥人,加德納帶來的只是他那一份資金而已,難道他出身貴族就可以剝奪我應得的名分嗎?但是,我忍下了,我告訴自己:你要控制住你自己,你要心平氣和,這只是開始,路還長着呢!
我故作鎮靜,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告訴克拉克:「這沒什麼。」事實上,這完全是謊言。想想看,一個遭受不公對待、自尊心正受到傷害的人,怎麼能有如此的寬容大度!但是,我用理性澆滅了我心頭燃燒着的熊熊怒火,因爲我知道這會爲我帶來好處。
我知道自己要到哪裡去。在這之後我繼續一如既往、不知疲倦地熱情工作。到了第三個年頭,我就成功地把那位極盡奢侈的加德納先生請出了公司,讓克拉克—洛克菲勒公司的牌子重新豎立起來!那時人們開始尊稱我爲「洛克菲勒先生」,我已經成了富人。
在我眼裡,忍耐並非忍氣吞聲,也絕非卑躬屈膝。忍耐是一種策略,同時也是一種性格磨練,它所孕育出的是好勝之心。這是我與克拉克先生合作期間得出的心得。我崇尚平等,厭惡居高臨下發號施令。然而,克拉克卻總在我面前擺出趾高氣揚的架勢,這令我非常反感。
他似乎從不把我放在眼裡,把我視爲目光短淺的小職員,甚至當面貶低我除了記帳和管錢之外一無可取,沒有他我更是一文不值。這是公然的挑釁,我卻裝作充耳不聞,我知道自己尊重自己比什麼都重要。但是,我在心裡已經與他開戰,我一遍一遍地叮囑自己:超過他,你的強大是對他最好的羞辱,是打在他臉上最響的耳光。
結果正像你所知道的那樣,克拉克—洛克菲勒公司永遠成了歷史,取代它的是洛克菲勒—安德魯斯公司(Rockefeller-Andrews Company),我就此搭上了成爲億萬富翁的特快列車。忍人之所不能忍,方能爲人所不能爲。
本文摘自方舟文化的《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世上第一位億萬富翁,與他富過七代的財富奧秘。》
作者:約翰.D.洛克菲勒(John D. Rockefeller)
美國史上最富有的企業家之一,也是慈善家和慈善基金創辦人。他在1839年出生於紐約州,成長於貧困家庭,後來成爲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最具影響力的商業巨頭之一。
洛克菲勒以石油業的巨大成功而聞名,他在1870年創立了標準石油(Standard Oil),並透過垂直整合和卓越的經營策略控制了美國乃至全球的石油市場。他因此積累了巨大的財富,成爲當時最富有的人之一。
洛克菲勒不僅在商業上有重大成就,也非常重視慈善事業。晚年他捐出大部分財富成立洛克菲勒基金會,支持教育、醫學研究和公共事業,對於全球的社會發展和公共福祉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他的生活和事業成就,展示了商業成功與社會責任的結合,對於美國經濟發展和慈善事業推動,有着重要的歷史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