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記者曝川普專訪內幕 談遭暗殺難得陷入沈思
美國總統川普近日接受BBC專訪,記者透露他受訪的幕後故事。(資料照/美聯社)
英國廣播公司(BBC)北美首席特派員奧多諾霍近日有機會對美國總統川普進行一次獨家專訪。他分享這場電話專訪的幕後故事,稱川普習慣突然打電話給記者,似乎偏好即興的電話對談,更勝於坐下來接受正式專訪。
奧多諾霍(Gary O'Donoghue)指出,本週一晚上,輪到他接到白宮的電話。但是那通電話打來時,他睡着了。在那之前有近5天時間,他懷着一線希望,也許能獲得專訪機會,以紀念川普在賓州巴特勒(Butler)遇刺未遂事件屆滿一週年。
奧多諾霍表示,他當時從現場報導這起槍擊事件,引發全球關注,也許因此引起川普的注意。他認爲,這可能是一個突破口,能爭取到一場對外國媒體來說非常罕見的總統專訪。他在週日晚上被告知即將跟川普通話,他的團隊也準備好錄音設備,但最後卻沒接到電話。到了週一晚上,他已不再期待這場訪問。經過幾個禮拜馬不停蹄採訪工作,奧多諾霍感到筋疲力盡,打起了瞌睡。就在此時,電話響了。
奧多諾霍迷迷糊糊接起電話,白宮發言人李威特(Karoline Leavitt)的聲音從喇叭中傳來:「嗨,葛瑞,我和總統在一起,給你囉。」奧多諾霍衝進客廳,一邊抓數位錄音機,電話卻斷線了,他還以爲機會泡湯。但之後他們又重新撥進來,他和川普總統進行將近 20 分鐘訪談,話題從巴特勒那天的驚魂事件,到川普對俄羅斯總統普丁的失望、對北約的改觀,以及對英國的看法。
以下是奧多諾霍從這場突如其來的訪談整理出的5大重點:
1. 川普談到巴特勒時展現了不同的一面
川普對一些事情進行反思,在談到暗殺未遂事件時,他的語氣脆弱,很明顯不太願意談論這件事。這位總是以直言不諱、毫無修飾著稱的總統,在這通電話裡罕見出現了沈思與長時間沉默。當奧多諾霍問他,那次暗殺未遂是否改變了他的人生觀時,川普透露出些許脆弱:「我不喜歡去想這件事,因爲如果我總去想,它可能會改變我的人生,我不希望它變成那樣。」他進一步說明他喜歡「正向思考的力量,或是正向不思考的力量」。
2. 對美國遣返移民政策,未給具體數字
奧多諾霍問川普大規模驅逐移民的計劃是否正在按部就班推進,特別是執行速度,以及是否有些不該被驅逐的人也被波及。川普堅稱他的團隊「做得非常好」,履行了選舉承諾。儘管他的某些執政團隊成員對驅逐行動推進太慢感到不滿,但當奧多諾霍追問他第二任期希望完成多少遣返時,川普拒絕給出具體數字。
3.對普丁越來越失望
川普對俄羅斯總統普丁表達了更多的不滿。他才威脅如果 50 天內無法就烏克蘭戰爭達成協議,要對莫斯科實施次級制裁(secondary sanction)。川普在競選時承諾要迅速結束這場戰爭,如今卻還未與普丁達成協議,讓他感到困惑。當奧多諾霍問川普是否已經「與普丁結束關係了」,他說:「我還沒跟他決裂,但我對他很失望。」
4. 對北約態度改變
奧多諾霍提醒川普,他曾說北約「過時了」,但他現在說這個西方軍事聯盟正「變得完全相反」。他剛接待了北約秘書長呂特(Mark Rutte),兩人相處似乎不錯。週一美方宣佈會向北約提供武器,轉交給烏克蘭。川普在訪談中表示,他正逐漸放下對美國承擔過多防衛開支的不滿。川普說:「以前真的很不公平,美國幾乎要出全部的錢。但現在他們各自承擔開銷,我認爲這好多了。」他似乎在指上月北約成員國承諾將國防支出提高至GDP的5%。他說:「我們大大改變了北約。」
5. 稱讚施凱爾與英國
川普強調他對英國及英國首相施凱爾(Keir Starmer)抱持敬意。上月兩人簽署了移除部分貿易壁壘的協議。他說:「我真的很喜歡這位首相,儘管他是自由派。」他認爲,美英兩國的「特殊關係」仍然存在,也相信英國會在戰時與美國並肩作戰。
對於外界認爲他受到冷落的說法,川普表現得相當輕鬆。例如:他這次對英國的國是訪問不包含國會演說,他未堅持要求英國召回國會議員:「讓他們去放假也不錯。」他形容英王查爾斯是「很紳士的人」。對於查爾斯近期在加拿大國會發表被視爲對加拿大主權背書、暗批他的演說,川普也一笑置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