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食品藥品安全,監管部門緊抓這幾個重點
新京報訊(記者陳琳)食品、藥品安全是與人民羣衆關係最密切的民生大事。8月22日,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市場監管總局、國家藥監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了食品、藥品監管的工作重點。
市場監管總局副局長柳軍介紹,保障食品安全是市場監管部門的重要職責。“十四五”期間,市場監管部門推動強化全鏈條監管,對米麪油、肉蛋奶、果蔬茶等大宗食品嚴把許可准入關,強化全過程監管,組織全覆蓋抽檢,嚴防不合格食品流向餐桌。全力守護“重點人羣”,嚴格嬰配乳粉質量安全監管,嚴厲整治校園食品安全突出問題,嚴打“坑老騙老”違法行爲。
嚴格規範“新興業態”。針對近年來平臺經濟快速發展衍生的網絡購物、外賣點餐、直播帶貨等多種新消費場景,強化對平臺企業合規指導,加大專項抽檢力度,綜合治理“幽靈外賣”、虛假聲稱等突出問題;抓緊制定網絡銷售、平臺外賣、直播電商等監管制度,進一步明確各類主體食品安全責任,在維護消費便利的同時,及時消除新的風險隱患。
聚焦人民羣衆關心的重點區域、重點品種,嚴懲重處摻雜摻假、非法添加、虛假宣傳、消費欺詐等違法行爲,依法吊銷許可證3072件,實施從業限制23.8萬人,涉嫌犯罪的及時移送公安機關,堅決以“零容忍”的高壓態勢打擊震懾不法分子。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副局長楊勝介紹,國家藥監局強化覆蓋藥品全生命週期的動態監管,建立完善藥品安全風險會商機制,聚焦藥品網絡銷售、藥品委託生產、臨牀試驗管理等重點環節,聚焦疫苗、血液製品等重點產品,聚焦農村、城鄉接合部等重點區域,實現藥品安全風險排查、研判、處置的常態化、長效化。近年來,相繼開展了藥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藥品安全鞏固提升行動,今年又開展了藥品經營環節的“清源”行動,持續打擊處置違法違規行爲。每年抽檢各類藥品20餘萬批次、醫療器械2萬餘批次、化妝品2萬餘批次,對國家集採中選產品實行生產企業檢查和中選品種抽檢100%全覆蓋。
持續深化審評審批制度改革,設立突破性治療藥物、附條件批准、優先審評審批、特別審批4個加快通道,對重點品種實行“提前介入、一企一策、全程指導、研審聯動”。“十四五”以來批准的創新藥達到204個、創新醫療器械265個,其中今年1到7月份,批准創新藥50個、創新醫療器械49個。目前,我國醫藥產業規模位居全球第二,創新藥在研數目達到全球的30%左右。
同時,保障人民羣衆用藥需求。進一步優化臨牀急需境外新藥的審評審批程序,讓我國患者更早更快地享受到全球最新藥物研發成果。加快兒童用藥、罕見病藥品上市速度,“十四五”以來,共批准387個兒童藥品、147個罕見病藥品上市,有效滿足了重點人羣的用藥需求。
編輯 白爽
校對 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