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效祖國 建功西部|奮力譜寫西部大開發新篇章——西部地區高質量發展新成效綜述

新華社北京2月27日電 題:奮力譜寫西部大開發新篇章——西部地區高質量發展新成效綜述  新華社記者韓佳諾、李曉婷、柳澤興  高山巍峨、江河奔騰,廣闊的中國西部地區,佔全國國土面積七成多,人口占全國約27%,在全國改革發展穩定大局中舉足輕重。  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西部12個省區市把握戰略定位、立足資源稟賦,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進一步形成大保護、大開放、高質量發展新格局。  如今,一個充滿活力、生機盎然的西部,正成爲高質量發展新高地。

夯實綠色發展底色

佈設紅外相機拍攝記錄野生動物保護情況,巡查私搭亂建、非法捕獵等違法行爲……在位於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雜多縣的昂賽大峽谷,生態管護員更求曲朋揹着糌粑和水壺,深一腳淺一腳地鑽入山林,開始一天的巡護工作。  “在巡護過程中,經常能看到雪豹、猞猁、金錢豹等珍稀動物,真切感受到這裡的環境越來越好。”更求曲朋說。截至目前,在玉樹州,3.1萬名牧民當起生態管護員、監測員。  西部地區是國家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生態大保護”是西部地區鮮明的戰略定位。  近年來,隨着重點生態工程深入實施、重點區域綜合治理穩步開展、綠色發展加快推進,西部地區深入探索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以來,累計實施退耕還林還草超過3.2億畝,森林覆蓋率顯著提高;長江干流、黃河干流全線達到Ⅱ類水質;汾渭平原2024年PM2.5平均濃度較2017年下降33.9%。  2024年,內蒙古完成“三北”工程建設任務2442萬畝,約佔全國總任務的45.8%,日均完成生態治理6萬多畝;貴州加強生態保護和修復,全面完成武陵山區“山水工程”建設、累計治理修復面積82.28萬畝;雲南完成營造林349.9萬畝、種草改良26.2萬畝,新增城鄉綠化美化面積10.02萬畝……  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共贏?西部各地不斷積蓄工業高質量發展的“綠色質量”和“綠色動力”,加緊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如今,以晶硅光伏、動力電池等爲代表的綠色產業正在西部地區加快崛起。青海第一批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全部建成投產,瑪爾擋、羊曲兩座百萬千瓦級水電站全容量併網發電。重慶累計建成170個國家級綠色工廠、16個綠色園區,國家級綠色工廠產值佔全市規上工業總產值近30%。

打造對外開放高地

2月10日上午,一列滿載通信設備等產品的中亞班列從重慶團結村中心站緩緩駛出,途經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等國家,最終抵達阿富汗海拉頓。  這是重慶首次開行直達阿富汗的中亞班列,標誌着重慶中亞班列線路進一步拓展。  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爲西部地區的對外貿易注入新活力。因地制宜、同向而行、分工明確,西部各省份積極融入共建“一帶一路”,着力構建內陸多層次開放平臺。  在廣西欽州港,“重慶造”新能源汽車沿着西部陸海新通道出口,兩週內能抵達東盟;在陝西西安國際航空樞紐,貨機將西部特色產品直送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在四川攀枝花攀鋼弄弄坪鐵路專用線,由攀枝花鋼城集團生產的鋼坯整列出口老撾……  重慶市政府口岸物流辦負責人說,2024年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運輸貨物達96萬標箱,同比增長11%,創歷史新高,連續7年實現增長。  如今,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正在西部加快形成。  2023年,西部地區進出口總額達3.7萬億元,較2019年增長37%。2024年,西部地區大多數省份進出口增速高於全國,其中四川實現外貿進出口10457.2億元,同比增長9.4%,進出口規模、對全國外貿增長貢獻、外貿主體隊伍3項指標接連創下歷史最高點。  陝西將強化西安集結中心“樞紐對樞紐”開放功能,推進港貿產城融合發展;廣西部署推進南寧國際鐵路港建設,打造南寧機場面向東盟的門戶樞紐和國際航空貨運樞紐……西部地區依託各自優勢,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格局。

激活創新發展新動能

在西安賽富樂斯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寬敞明亮的潔淨車間裡,身着無塵衣的技術人員正在儀器前查看參數,先進光子器件工程創新平臺上芯片的清洗、減薄、拋光、劃片等製造全流程依序完成。  依託陝西光電子先導院的共性技術平臺,賽富樂斯節約了購置大型設備的前期成本,僅用一年時間就完成4英寸半極性氮化鎵材料的規模生產及銷售,良品率達到95%以上。  牢牢扭住創新這個“牛鼻子”,把發展特色優勢產業作爲主攻方向,西部地區傳統產業煥新升級,新動能積厚成勢:  成都高新區天府長島數字文創園裡,連連刷新國產電影票房紀錄的《哪吒之魔童鬧海》在這裡誕生;貴州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上,全球首條400G算力通道正爲東部人工智能企業輸送“數字血液”……  目前,西部地區已打造9個國家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羣和13個國家級先進製造業集羣。2024年,西部地區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如陝西科技型中小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分別增長25%、15%,四川人工智能、生物技術、無人機、核技術應用等新興產業增長20%以上。  重大項目是經濟發展的“壓艙石”,也是擴大有效投資的重要抓手。  在西藏,拉日高速全線通車,G318川藏段建成“超充綠廊”;在新疆,世界最高混凝土面板壩——大石峽水利樞紐工程大壩封頂,烏魯木齊國際機場改擴建工程竣工;在內蒙古,集大原高鐵開通運行,集通鐵路全面實現電氣化……一大批重大項目蹄疾步穩推進,爲西部地區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支撐。  統計數據顯示,西部地區生產總值從2019年的20.5萬億元增長至2023年的26.9萬億元,年均增長4.9%。2024年,西部地區12個省份中,有9個省份GDP增速“跑贏”全國。  記者梳理髮現,2025年西部地區的政府工作安排,圍繞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等重點任務拿出一系列真招、實招。  保持戰略定力,勇於擔當作爲,一以貫之抓好黨中央推動西部大開發政策舉措的貫徹落實,西部地區正奮力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