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如何更好守護美好生活
今年7月8日是第13個“7·8全國保險公衆宣傳日”,年度主題是“愛和責任 保險讓生活更美好”。近年來,我國保險業的各項指標穩步攀升,成爲金融行業中的重要力量,在保障人民健康和財產安全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2025年安聯全球保險業發展報告》顯示,2024年中國保險市場實現了11.2%的強勁增長,亞洲地區總保費收入的一半以上來自中國市場。在過去10年裡,中國在全球保險市場的份額幾乎翻了一番,達到10.8%,穩居全球第二位。
保險公司的穩健經營是保險迴歸保障本源,守護人民美好生活的基礎。近年來,監管部門一方面制定各項監管政策,爲金融市場的穩定運行構建了制度基礎;另一方面及時發現並處置保險公司運營中的風險事件,從源頭上消除風險的累積和爆發。從長遠來看,保險公司還需堅持依法合規經營,切實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真正做到誠實守信,不逾越底線;以義取利,不唯利是圖;穩健審慎,不急功近利;守正創新,不脫實向虛;依法合規,不胡作非爲。
保險產品與消費者的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息息相關,因此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要久久爲功。保險代理人作爲保險產品與消費者連接的重要紐帶,在銷售過程中應準確解讀保險合同、條款,遵守銷售、理賠等服務標準和規範,幫助消費者準確認知、理解保險功能作用。此外,保險代理人還應引導消費者識別非法“代理退保”等金融黑產風險,幫助消費者瞭解非法金融活動危害,更好地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中國保險保障基金有限責任公司發佈的中國保險消費者信心指數顯示,2024年四季度中國保險消費者信心指數爲72.5,同比上升7.2個點,處於信心較強區間,達到歷史同期最高水平。這說明消費者對於保險的認知水平與前些年相比已經有了很大提升,同時數據也說明消費者仍有較大的保險消費需求亟待滿足。
此外,保險公司需要通過持續的產品創新,不斷滿足用戶需求。這既是行業發展的動力之源,也是守護人民美好生活的客觀要求。目前,一方面是消費者在收入補償、帶病體投保、銀髮人羣保障方面的迫切需求,另一方面是保險產品特別是人身險產品同質化嚴重,行業內卷問題突出,不少中小保險公司經營困難。只有認真研究消費者需求,精心設計符合消費者需求的產品,科學釐定費率,才能從根本上實現公司經營的良性循環,進而促進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更好滿足人民羣衆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新要求。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我國保險業總資產達37.8萬億元,較年初增加1.9萬億元,增長5.4%。從行業發展的角度看,保險業與長期主義的目標天然契合,只有進一步築牢經濟安全網、社會保障網、災害防控網,才能更充分發揮經濟減震器和社會穩定器功能。從這個意義上看,保險迴歸保障本源,守護人民美好生活既是目的,也是結果。(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於 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