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頭市第五十二中學“1+1”互助課堂走進河南永城、山西臨汾
來源:環球網
【環球網報道 記者 陳全】近日,包頭市第五十二中學(以下簡稱“包五十二中”)應邀走進河南省永城市振華學校、山西省臨汾市洪洞縣朝陽中學,學校黨總支書記呂國棟帶領多位骨幹教師在兩地開展教育教學培訓活動。此次培訓交流聚焦基層教學實踐中的痛點與難點,通過“專題報告+課堂展示+互動研討”的立體化形式,將學校在課程改革與“1+1”課堂創新中的成熟經驗,轉化爲可借鑑、可落地的教學方案,爲跨區域教育協作搭建起高效橋樑。
培訓期間,包五十二中教師團隊結合實際應用案例,深入剖析了“1+1”師友互助模式如何激發學生主動性,有效提升課堂參與度和教學質量。這種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分享方式,讓參與活動的領導和老師們對“1+1”互助模式有了更直觀、更深刻的認識。
包五十二中教科研主任李濤以“五十二中課改之路”爲題作專題報告,從“問題導向、實踐探索、成果沉澱”三個維度,系統梳理了學校近年來在課程改革中的關鍵舉措——從最初破解“課堂效率低、學生參與弱”的困境,到逐步構建“1+1”師友互助模式,再到形成“自主預習、師友探究、集體拓展、評價反饋”的閉環教學體系,清晰呈現了課改的完整脈絡與階段性成果。
包五十二中小學部教科研主任劉春燕則聚焦“‘1+1’課型設計與教案書寫”,從“實用性、可操作性”出發,拆解教學模式的關鍵環節。她以語文、數學、英語三個學科的典型教案爲樣本,逐一講解“教學目標如何對接師友活動”“預習環節怎樣設計師友互動任務”“課堂評價如何實現即時反饋”,並特別針對“不同學科適配的師友合作形式”給出建議——理科側重“實驗探究類互助”,文科側重“文本分析類互助”,爲兄弟學校教師提供了“拿來能用、用之有效”的教學參考。
來自該校的英語學科長、語文學科長、化學學科長、小學教務處主任在活動中分別展示了現場實操課和模擬課堂。在課堂上,他們熟練運用“1+1”互助模式,引導學生積極互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展示,教師適時點評,課堂氛圍熱烈而有序。通過這些示範模擬,參與培訓的老師們親眼目睹了“該模式在實際教學中的魅力與成效,紛紛表示深受啓發。
包五十二中此次帶來的所有講座內容和示範模擬課,受到了與會領導和老師們的一致肯定和高度讚賞。大家認爲,“1+1”互助模式爲課堂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具有很強的借鑑意義和推廣價值。此後,包五十二中的老師們深入兄弟學校各學科教研組、備課組結合“1+1”互助課堂的核心要點,進行了細緻入微的現場指導。
包五十二中校長青格樂圖介紹到,此次跨區域交流,是包五十二中以黨建爲引領、推動“1+1”互助課堂模式輻射推廣的重要實踐,也是學校落實“黨建與教學深度融合”的具體體現——通過發揮黨員骨幹教師的先鋒模範作用,將優質教育資源輸送到兄弟學校,實現“以黨建促教學、以交流促提升”的目標。
青格樂圖表示,未來,包五十二中將持續深化黨建引領作用,推動教學教育改革,不斷完善“1+1”互助育人模式,進一步拓寬與全國兄弟學校的合作渠道,通過“線上共研+線下交流”“送課上門+跟崗學習”等多種形式,推進教育資源共享、教學經驗互鑑,同時爲助力包頭市青山區“五大工程”實施、打造區域教育高地,貢獻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