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清大師出作業「設計大罷免宣傳片」佔總成績30%!原PO學生說話了
清華大學。(本報資料照片/王惠慧新竹傳真)
1名國立清華大學學生在網路控訴,其選修的中文系選修課程「基礎影像敘事」,教授出的作業竟是設計大罷免宣傳影片,且佔總成績30%,讓該名沒有政治傾向的學生決定退課。(摘自Dcard/陳育賢新竹傳真)
1名國立清華大學學生在網路控訴,其選修的中文系選修課程「基礎影像敘事」,教授出的作業竟是設計大罷免宣傳影片,且佔總成績30%,讓該名沒有政治傾向的學生決定退課。(摘自Dcard/陳育賢新竹傳真)
民進黨發起全國大罷免,不過,政治議題進入校園一直有兩極看法,但大罷免議題變成作業就讓學生不滿!1名國立清華大學學生在網路控訴,其選修的中文系選修課程「基礎影像敘事」,教授出的作業竟是設計大罷免宣傳影片,且佔總成績30%,讓該名沒有政治傾向的學生決定退課。清大中文系則表示,尊重教師的教學自主與專業判斷,但也應審慎處理涉及公共或政治性議題,避免使學生感受到不當壓力。
原PO在社羣平臺「Dcard」以「扯政治的都什麼課啊」爲題,指清華大學課堂作業要求構思「全臺大罷免」影片,引發教育適切性爭議!
原PO指出,近日有學生反映,國立清華大學開設的中文系選修課程「基礎影像敘事」中,授課教授所佈置的課堂作業,竟要求學生以「Taiwan Action」編劇的身分,構思並撰寫1則宣傳「全臺大罷免」的影片劇本,引起校內外對於教育中立性與適切性的廣泛關注與質疑。
根據課堂作業指示,學生須設計1部長度爲40秒至4分鐘不等的影片,目的是向不特定對象宣傳「全臺大罷免」,並需明確規畫影片內容、預期產生的行動與效果,且須具備口號(slogan)、音樂設想及具象場景等要素。
儘管作業要求避免針對特定政治人物或選區,並強調「跳脫同溫層」,但在缺乏完整背景與討論脈絡的情況下,直接以「全臺大罷免」爲創作核心,仍被認爲極具政治敏感性與操弄風險。學界與學生普遍質疑,這類設計將具高度爭議的政治訴求包裝爲創作練習,可能使教學失衡,混淆公民教育與特定政治立場之界線。
部分學生私下表示,雖理解課程可能意在培養媒體敘事能力,但以「罷免」作爲創作主題,不僅容易誤導學生進行偏頗式傳播,亦與大學應維持知識中立、公民理性討論的基本原則背道而馳。
對此事件,校方尚未正面迴應,但外界呼籲清華大學應正視此類作業設計背後的教育風險,審慎檢討課程內容與政治中立性,避免將學術場域變相淪爲政治立場的實驗場。
而原PO之後也再發出4點聲明表示,謝謝大家這麼關心這件事,以下4點他要聲明一下,1、這門課是中文系的選修,不是通識。2、作業內容是在二退截止前就公佈的,至於二退與否是個人選擇,最終結果是退到剩6個。3、再次強調,我本意是希望勸退未來想選這門課的人+抱怨課程內容不恰當,沒有任何政治傾向或目的4、想投稿新聞媒體請自便。
學生也再次強調,他個人沒有政治傾向,但拿罷免來當課程內容,甚至出1個佔總成績30%的作業,內容是叫我們想1個宣傳「罷免」的影片企畫,一開始以爲這門課只是單純在講電影之類,很喜歡看電影於是就選了,一開始也確實是如此,但後面開始扯到罷免,難免有種逼迫學生接受老師政治傾向的感覺,還有給分真的不甜,感覺很看老師個人喜好,明明是堂兩學分的選修,但要做的東西卻不少,真的慎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