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名先自我診斷體能?北市國慶升旗切結書挨批 民政局喊卡
國慶升旗活動將在10日登場,不過臺北市國慶升旗活動報名須籤體能切結書,有議員質疑主辦用空泛規範規避責任、拒絕市民參與活動,圖爲2024年北市國慶日活動。(示意圖/本報資料照片)
臺北市國慶升旗活動將在10日登場,不過報名須籤切結書,要求報名者自我診斷體能評估項目,若活動發生意外自行負責,與主辦單位無關。臺北市議員質疑,主辦應準備醫療資源防範,而非以空泛規範規避責任、拒絕市民參與活動。北市民政局迴應,已立即下架,民衆僅需詳閱活動注意事項及個人資料保護內容,即可完成報名。
臺北市今年國慶升旗活動推出市民線上登記抽「國慶椅」,不過活動報名頁面首先跳出活動切結書,內容要求報名者填寫「體能診斷自我評估項目」,只要曾從事體能活動時,出現胸痛、使骨骼或關節問題更嚴重或惡化,或因高血壓或心臟疾病需住院,活動中若發生任何意外,願意自行負責,一切責任與主辦單位無關,且以上自我診斷有一項回答是系統會顯示「爲了您的安全建議請勿報名本活動,並與您的醫師聯繫就診」。
臺北市今年國慶升旗活動報名頁面跳出活動切結書,內容要求報名者填寫「體能診斷自我評估項目」,但臺北市議員陳重文質疑,診斷標準過分抽象、用詞不嚴謹。(臺北市議員陳重文提供/張珈瑄臺北傳真)
臺北市議員陳重文質疑,「體能活動」一詞過分抽象並非嚴謹用詞,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相關指引,「日常體能活動強度分級表」,包括吃飯、閱讀、看電視、高速公路開車,到短距離衝刺、快跑、跑上坡、激烈球類運動,總計7種類別都屬於「體能活動」,主辦方是指全部,還是部分類別。
陳重文說,「因高血壓或心臟疾病而需住院」也同樣意義不明,是針對還在住院的民衆,還是也包含曾需住院的民衆,主辦方用如此不明確的方式,推託責任甚至拒絕民衆報名,有傷北市辦理活動的美意。
陳重文認爲,若有健康方面考量,應以預先準備醫療資源爲防範作爲,而非以空泛規範去規避責任,乃至拒絕市民參與活動,不應以模糊不清的切結條款推卸責任,甚至讓部分市民被拒於參與之外。
民政局表示,本次國慶活動經議員及民衆提醒,「體能診斷自我評估項目」已立即下架,參加民衆僅需詳閱活動注意事項及個人資料保護內容,即可完成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