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款之王,要用AI決勝造車下半場
出品|本站科技《態度》欄目
作者|丁廣勝
李想,從來都是車圈棱角最分明的那個人。敢做敢言,鍼砭時弊。
他沉寂的這九個月時間,外界都在好奇,除了買了輛法拉利,這位明星CEO在幹什麼、想些什麼。
然而,12月底,突然連續三天的直播,揭曉了答案。李想在重估理想,押注AI。
當下,所有車企都在爲「智駕」、「大模型」奔走疾呼,但還沒有任何一家企業如此「大膽」的將自己與AI貼上標籤、劃等號,甚至壓下賭注。
李想傳達的信息,以及內部的改變,可能改寫理想這家企業的未來,成爲一個里程碑事件。
從“陰謀”到“陽謀”
李想認爲,汽車將從⼯業時代的交通⼯具,進化成爲⼈⼯智能時代的空間機器⼈。
這個思考不是突然發生的。
2022年9⽉,理想內部就確定要把⼈⼯智能作爲真正重要的⽅向,並判斷這將是未來競爭的關鍵。
而在2023年時,理想徹底把人工智能戰略,從隱藏戰略變成⼀個陽謀戰略。
這個戰略背後是四個落點,一個是智能駕駛,一個是理想同學,以及智能商業和智能工業。尤其是前兩個,成爲核心關鍵。
在智能駕駛層面,理想端到端+VLM是新⼀代的智能駕駛解決⽅案,是真正意義上One Model結構的端到端,其率先將視覺語⾔模型VLM部署到車端芯⽚上的雙系統⽅案,已實現全量用戶推送。
而且,「⾼速端到端」將於後續伴隨OTA推送⾄AD Max用戶,成爲國內唯⼀家、全球第⼆家將端到端技術應⽤到⾼速(及環路)NOA場景的車企。
據理想汽車智能駕駛研發負責人郎鹹朋回憶,有一天李想因爲智駕大發雷霆,說如果下半年看不到變化,拿不到頭部,負責人趕緊下課。
這加速了理想智駕的進度,更重要的是大家思路聚攏了。“我們是給用戶做一個有更好體驗、更安全、更便捷的產品,而不是說做一大堆什麼從指標上看起來挺好的產品。”
郎鹹朋心裡也認定,端到端一定能做出來。而且一旦它做出來,就一定會比現在所有的智能駕駛軟件都要好。
另一個李想最看重的產品是「理想同學」,這也是理想AI最出圈的產品。
理想的認知⼤模型Mind GPT是⾏業⾸個⾃研車載⼤模型。23年12⽉⾄今,⼤模型已經迭代30多次。
即將上線的Mind GPT-3o 是⼀個多模態端到端⼤模型,響應速度進⼊百毫秒級別,能夠理解不同的模態,在⼀個模型內完成從感知到認知再到表達的完整的能⼒。理想⼀直在推動理想同學的任務能⼒、成長能⼒和陪伴能⼒的不斷進化。
不同於其他車企接入供應商大模型能力,理想從基座模型都要自己做。
李想說,中國幾百家電動汽車企業,沒有幾家可以做基座模型,理想在做,無論多麼難。
他告訴外界,理想是一家人工智能企業,我們要做的不是汽車的智能化,而是人工智能的汽車化。
所以,你說理想不造車了,也對也不對。
未來,在李想的規劃裡,汽車會成爲他們AI硬件載體,而理想AI將無處不在。
理想爲什麼敢賭
特斯拉敢賭AI並宣佈自己的「秘密宏圖」戰略,是因爲其絕無僅有的產業號召力及背後的銷量、資金實力,那麼,理想憑什麼?
答案有三:銷量、現金、投入。
先看銷量。根據Q3財報,理想汽車2024年第三季度交付152,831輛,同比增長45.4%,蟬聯20萬元以上新能源汽車中國品牌銷量冠軍。
三季度,理想汽車月均交付量超過5萬輛,在20萬元以上新能源汽車市場,理想汽車的市佔率從二季度的14.4%,三季度提升至17.3%,並連續兩個季度獲得中國汽車品牌銷量冠軍。
彼時,李想表示,在20萬元以上乘用車市場,理想汽車連續8個月獲得中國品牌銷量冠軍,今年8月至10月連續3個月超過奧迪、寶馬在中國市場的銷量。理想L6累計交付量突破16萬輛,自6月起蟬聯20萬元以上中國品牌汽車銷量第一。
實打實的產品銷量,是一家企業潛心研發,敢於着眼未來的前提。
只有腳踏實地,才能仰望星空。
二看現金儲備。健康正循環的經營現金流、超千億元的現金儲備,是理想汽車長期堅定投入研發的基礎和保障。以三季度爲例,理想汽車季度經營現金流爲110億元,現金儲備達到1,065億元。
正如雷軍造車被外界廣泛看好,就是因爲小米的現金儲備同樣達千億。
李想從創業「車和家」開始,恐怕不是融資速度和額度最快最強的那一個,但一定是最重視現金流和毛利率的那一家。
一步一個腳印,一回合一臺爆款,不折騰,穩穩走。
三看投入。理想汽車第三季度研發費用爲26億元,2024年前三季度理想汽車研發費用累計86.6億元,同比增長22.1%。
李想在直播中表示,百億研發投入有50%用在了AI上。
所以,銷量、現金、投入,三者缺一不可,組成了理想汽車的護城河,成爲理想全面All in AI的底氣。
終極目標造硅基家人
All in AI的理想,核⼼任務是實現“⼈⼯智能汽車化”。李想說,汽車是連接物理世界與數字世界的最佳橋樑。
但這個橋樑不是人工智能的全部。按照李想的設想,實現AGI有三個階段:增強我的能⼒、成爲我的助⼿、成爲我的硅基家⼈。
理想汽車的使命是“創造移動的家,創造幸福的家”,未來有了「硅基家人」,不需要再給它任何的指示,也不需要人類給它分配任務,它就是我們的家庭成員,甚至是家庭重要的組織者,它不但瞭解我,它還了解我的孩子,瞭解我身邊的朋友,甚至比我還了解他們。
“當AGI發展到第三階段,成爲我的硅基家人後,很重要的一點是,我的記憶會得以延續,可能我的肉體不存在了,但我的記憶會變成它的一部分。”李想憧憬着。
然而,當下的任務是做好「理想同學」,它脫離了理想汽車這個載體,已經獨立發佈——理想同學App正式上線,希望成爲用戶家裡的懂王,懂你也懂家人。
李想說這個出發點源於用戶需求,「理想同學」在車主羣體非常受歡迎,很多用戶習慣了和「理想同學」對話,當回到家裡也下意識地對着手機喊「理想同學」,就這樣,讓「理想同學」跳出汽車的物理限制,正當其時。
和豆包、Kimi等智能助手不同,「理想同學」並非冷啓動,它生來就有100萬家庭用戶。
理想希望可以讓理想汽車的100多萬用戶,再加上這些用戶的家庭,⼤概300萬~500萬的⼈不僅可以在車上,還可以在⼿機、電腦,甚⾄後邊還可以在眼鏡上,都體驗到⼀致的人⼯智能產品。
除此之外,理想做智能助手優勢有三,首先,積累了⼤量汽車⾏業數據,瞭解車輛使⽤的場景;其次,聚焦家庭⽤戶,懂車主,懂家⼈,特別是⼉童和⽼⼈的訴求,有信心能進⼀步滿足車主和家⼈在出車後使⽤⼤模型的訴求;其三,堅定把握住⽬前的第⼀性原理Scaling Law,迭代速度非常快。
這都將成爲李想打造硅基家⼈旅途中的彈藥。
而我更大的觀感是,李想的理想又進化了,李想說,理想汽車要掌控自己的命運,挑戰組織成長的極限。
在遠景目標面前,眼下成績不值一提。
現在,他們向更高的山頂發起衝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