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復地方 賴清德大玩黑白臉

(圖/本報系資料照)

賴總統520就職週年談話纔信誓旦旦表示,要努力促成朝野對話,行政院就迅即祭出報復性手段,決定統一刪減全臺22縣市的一般性補助款27.3%,實際刪減比例達25%。這不只是對朝野和解承諾的徹底否定,更凸顯賴政府把公共財政工具當作政治報復的手段。

行政院雖把統刪補助款的理由說得冠冕堂皇,甚至顛倒是非、刻意把矛頭指向在野黨立院黨團,指稱是立法院要求行政院自行刪減636億元預算之故,相關措施只是依規定辦理。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還若無其事地指出,各縣市政府有足夠的歲計賸餘及舉債空間可以支應,苗栗縣如有財務困難,中央會協助。

行政院統刪地方補助款暴露出閣揆卓榮泰漠視憲政分際、打壓地方自治,纔會對各縣市齊頭式刪減。這次統刪對象涵蓋22縣市,總金額高達636億元,但其中14縣市都由國民黨執政,擺明衝着在野黨而來,光是雙北就被砍約30餘億元,成了「重災區」。

行政院硬拗針對地方一般性補助款,中央是「得」補助,並非一定要補助,這種說法等同打臉賴總統,因根據3月總統公佈施行的《財政收支劃分法》第30條明確規定:中央給地方的一般性補助款金額,不得少於前一年度預算編列數。

換句話說,法令明載補助不能減,卓揆作法明顯濫權。何況立法院三讀通過的總預算中,並未刪減這筆地方補助款,更沒有授權行政院片面裁減。行政院未經國會同意擅自變更法定預算,不只踐踏立法權限、違憲越權,還企圖轉嫁責任,讓地方爲中央的政治報復埋單、讓下一代揹債。

更荒謬的是,行政院還強調補助款刪減不影響教育、社福與警消,但實際上,各縣市預算受到全面性壓縮,波及老人福利、孩童教育、交通改善及治安建設等關鍵政策。即使是民進黨長期執政的高雄市與臺南市,也因「補得越多、砍得越狠」。

賴清德就職週年一事無成,倒是「黑白臉」治理術玩到極致,不只預算報復如此,大惡罷也一樣。賴總統一方面推稱大罷免是公民團體自主發動,另一方面又被自家人接力爆料,指賴下軍令罷藍委35案二階連署都要過,更誇張的是說賴常跟罷免領銜人開會。這種雙面手法將國家治理陷入無止盡的朝野對抗泥沼。

依現行憲政架構,中央撥補地方並非「恩賜」,而是憲法責任,依法規定的義務,畢竟行政院與各縣市政府都是民意所託的行政單位。卓揆既自詡爲「團隊治理」,就應該與地方政府協調合作,而不是把行政系統當成政黨鬥爭工具,與賴總統的「朝野對話」承諾背道而馳,反而暴露賴清德「說一套、做一套」的執政風格。(作者爲大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