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好奇 勇於探索(一週科技觀察)
吳月輝
“人工智能取得了令人震驚的飛速發展,但尚未具備人類的好奇心與探索欲。”不久前,圖靈獎得主、計算機科學領軍人物羅伯特·塔揚在北京參加2025國際基礎科學大會,對未來人類是否會被人工智能取代的問題給出了上述回答。
的確,好奇心與探索欲是人類在面對未知時最珍貴的品質,它讓我們敢於追問“爲什麼”,並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不斷拓展認知的邊界。
宇宙中存在雙黑洞系統,還會併合產生引力波,這本已足夠令人驚歎。但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研究員韓文標科研團隊的最新發現則更讓人意想不到,他們研究發現這些雙黑洞的背後還可能隱藏着質量更大的“神秘天體”——雙黑洞併合事件可能發生在第三個緻密天體附近。這一引力波天文學領域的突破性進展,爲揭開雙黑洞的形成之謎提供了全新線索。
對於現有解釋的不滿足或好奇,往往是顛覆性創新的源泉。比如,讓“最不可能”元素組合發生反應。在化學元素的世界裡,氟以“宇宙最強電負性”著稱,而氦則是出了名的“化學宅男”,在常壓下拒絕與任何元素反應。燕山大學聯合科研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則突破了傳統認知,他們在理論上預測了這對元素組合在極端條件下能夠發生反應,並形成極性共價鍵He—F,從而產生穩定的He3F2化合物。
人們對雞蛋的誤解,也被最近的一項新探究徹底打破。長期以來,雞蛋因富含膽固醇而備受爭議,甚至被視爲心血管疾病的潛在誘因。但澳大利亞南澳大學研究團隊通過實證研究明確指出,膳食膽固醇如雞蛋中的膽固醇本身並不會對心臟健康構成威脅,相反,真正導致低密度脂蛋白升高的,是飽和脂肪。因此,大可放心食用雞蛋,只需避免將其與培根等高飽和脂肪食物搭配即可。
說到美食,當你給薯條蘸上番茄醬時,可能不會想到,它倆的親緣關係其實相當親密。日前,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聯合團隊研究發現,大約900萬年前,馬鈴薯從番茄的祖先進化而來。對此,美國哈佛大學一名進化生物學教授評價:“這項研究是開創性的。它展示了雜交事件如何引發新器官的出現,甚至導致新物種的出現。”
好奇心與探索欲也讓人不滿足於表象解釋。科學家永遠對更深層次、更精確的答案充滿渴望。一個來自多國的科學家團隊,以玻璃翅蝶爲研究對象,揭開了蝴蝶“社交”的神秘面紗。團隊發現,這些蝴蝶雖然看起來幾乎一模一樣,但它們有一種秘密武器——氣味,不同的氣味讓它們能通過這一點識別彼此。下次,當你再看到一隻蝴蝶在空中飛舞時,或許就會想到,它們不僅僅是在展示美麗的翅膀,還是在進行一場關於生存與愛情的精彩演出。而這一切,都是進化的神奇力量在背後推動。
愛因斯坦曾說:“我沒有特殊的天賦,我只是極度地好奇。”保持好奇,敢於提問,勇於探索,也許下一次偉大的發現,就始於你腦海中那個“爲什麼”。
《 人民日報 》( 2025年08月11日 19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