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溼疹別煩惱,這幾招輕鬆幫寶寶“趕跑”溼疹!
寶寶長溼疹,皮膚癢癢,寶寶難受,家長心疼。彆着急,做好下面這幾點,能讓寶寶輕鬆告別溼疹。
皮膚護理是關鍵
溫和清潔
給寶寶洗澡時,要用溫和、無刺激的嬰兒專用沐浴產品,避免用鹼性強的肥皂。水溫控制在37 - 40℃,時間不宜過長,5 - 10分鐘就好。寶媽小敏家寶寶長溼疹後,小敏每次洗澡都特別注意,用清水簡單沖洗,一週用一次沐浴產品。洗完澡後,用柔軟的毛巾輕輕蘸幹寶寶身上的水分,尤其是皮膚褶皺處,像脖子、腋窩、腹股溝等,不能用力擦,防止損傷皮膚。
塗抹保溼霜
溼疹寶寶皮膚屏障功能受損,保溼很重要。寶媽阿珍每天會多次給寶寶塗抹保溼霜,在寶寶洗完澡後的3分鐘內塗抹效果最佳,這時皮膚水分還未完全流失,能更好地鎖住水分。阿珍選擇成分簡單、無香料、無酒精的保溼霜,輕輕塗抹在寶寶全身,特別是溼疹部位,多塗幾遍,讓皮膚充分吸收。
飲食排查與調整
母乳餵養媽媽注意飲食
如果寶寶是母乳餵養,媽媽要留意自己的飲食。像海鮮、牛奶、雞蛋、辛辣食物等可能引起過敏的食物,要先暫停食用。寶媽曉麗家寶寶長溼疹,曉麗暫停吃海鮮後,發現寶寶溼疹症狀有所減輕。媽媽可以記錄自己的飲食和寶寶溼疹的變化情況,找出可能的過敏原。
輔食添加需謹慎
給寶寶添加輔食時,要一樣一樣地加,每添加一種新食物,觀察3 - 5天,看寶寶是否有過敏反應,比如溼疹加重、腹瀉、嘔吐等。寶媽小悠給寶寶添加輔食,先從穀類開始,如米粉,寶寶適應後,再添加蔬菜泥、水果泥。添加蛋黃時,先從1/8個開始,逐漸增加。如果發現寶寶對某種食物過敏,要至少3 - 6個月後再嘗試。
營造舒適環境
控制室內溫度和溼度
室內溫度保持在22 - 26℃,溼度在50% - 60%爲宜。溫度過高或溼度過低,都會讓寶寶皮膚水分流失,加重溼疹。寶媽阿芳家安裝了空調和加溼器,根據天氣和寶寶狀態,隨時調整室內溫溼度。夏天開空調,防止寶寶出汗;冬天用加溼器,避免空氣太乾燥。
選擇合適的衣物和牀上用品
寶寶的衣物要選擇純棉、寬鬆、柔軟的,減少對皮膚的刺激。牀上用品也要用純棉材質,經常清洗、晾曬,減少塵蟎滋生。寶媽小敏給寶寶買的衣服都是純棉的,標籤剪掉,防止磨到寶寶皮膚。寶寶的牀單、被罩一週清洗一次,在太陽下暴曬。
避免刺激
遠離過敏原
寶寶長溼疹期間,要儘量避免接觸可能的過敏原,像花粉、動物毛髮、塵蟎等。寶媽阿珍家附近花粉多,在花粉季就儘量不帶寶寶出門,出門也會給寶寶戴上口罩。家裡不養寵物,定期用除蟎儀清理牀鋪。
防止搔抓
寶寶溼疹癢,會忍不住搔抓,容易抓破皮膚,引起感染。寶媽曉麗會給寶寶勤剪指甲,或者給寶寶戴上手套,防止寶寶抓傷自己。如果寶寶實在癢得難受,曉麗會按照醫生囑咐,給寶寶塗抹止癢藥膏。
做好這些方面,細心呵護,就能幫助寶寶輕鬆告別溼疹,讓寶寶皮膚恢復光滑,健康快樂成長。如果寶寶溼疹嚴重,一定要及時帶寶寶去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