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安林獲頒身分證 命名大園溼地保安林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推動全國保安林在地命名作業,桃園市大園區 1101號飛砂防止保安林,經地方討論及居民凝聚共識,19日頒贈身分證命名爲「大園溼地保安林」。(林保署新竹分署提供/呂筱蟬桃園傳真)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推動全國保安林在地命名作業,桃園市大園區 1101號飛砂防止保安林,經地方討論及居民凝聚共識,19日頒贈身分證命名爲「大園溼地保安林」,透過活動期盼大衆更加認識保安林,並參與守護環境工作。
林保署新竹分署長夏榮生表示,依據《森林法》第 22 條及第 23 條,保安林設置目的在於涵養水源、防止災害及維護公益,特別是沿海地區的飛砂防止保安林,在抵禦強風、固定砂土、防止農地與聚落遭受風砂侵襲上,具不可替代之功能。過往多以編號登錄,雖有利管理但欠缺在地連結。
她說,全臺現有 523 處保安林,每一處皆以編號登錄,1101 號保安林早在民國前3年設立,編號「11」代表桃園縣,「01」則是桃園地區第1個編定的保安林。去年底新竹分署與保安林所在地大園區內海里、沙崙裡及圳頭裡長多次討論,透過里長們主動發起聯署,號召里民支持命名活動,共召集768人蔘與聯署,藉此凝聚社區向心力,達成「大園溼地保安林」名稱共識。該保安林不僅是防風定砂的重要屏障,成爲生活環境的守護者,近年來溼地孕育的紅樹林,聚集招潮蟹與候鳥等豐富生態,成爲環境教育與社區導覽的重要資源,吸引在地學校與民間團體共同參與保育行動。
她強調,保安林功能不僅止於防風定砂,也能淨化空氣、改善環境品質,併兼具景觀、生態教育及休憩價值。未來將持續推動社區、學校及企業參與,透過淨灘、巡護及環境教育等行動,落實全民守護保安林,共同維護海岸生態永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