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解決疑難問題近8900個,執法關口前移爲企業帶來這些利好→
促進民營經濟發展
爲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決策部署,自生態環境部印發《生態環境部門進一步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若干措施》以來,各地生態環境部門不斷深化政策舉措,多措並舉爲企業紓困解難,形成了一批典型案例。現對相關典型案例予以發佈,供交流借鑑。
浙江省寧波市作爲全國先進製造業基地、長三角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民營企業在各類經濟主體中佔比超過90%。近年來,寧波系統構建生態環境預防式執法監管服務體系,突出預警預防在先,推動執法關口前移,不斷激活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動力。
突出服務先導,推動事後監管向事前預防轉變
組建專業服務隊伍,採取“定期+點單”方式,持續加大服企頻次和力度,2024年以來累計服務企業3500餘家次,幫助解決疑難問題近8900個,爲民營企業綠色發展提供堅強保障。探索“綠島”管理模式,實行“准入政策簡化優化、治污工程共建共享、環保監管統合統一”。全市正面清單管理企業1002家,居浙江省第一,建成綠島園區48個,覆蓋中小企業近3000家,節約治污成本超6000萬元。
突出數字預警,推動精細監管向精準預防轉變
構建高效靈敏的環境問題感知預警體系,建成754個環境質量自動監測站點、2萬餘套污染源監控設備,打造全省唯一的衛星遙感應用基地,實現“空天地海”監測監控全覆蓋。開發問題預警算法模型,建成近20個應用場景,做到問題精準推送和整改閉環。
突出無事不擾,推動高頻監管向高效預防轉變
全面深化非現場監管措施,打造生態環境數字化指揮中心,全量歸集各類執法監測數據,結合大數據分析,破解事多人少矛盾、提升問題發現效率的同時,對守法合規企業做到無事不擾。建立非現場問題處置機制,深化生態環境領域跨部門監管,實現“進一次門、查多項事”,全力降低現場檢查頻次。2023年以來,全市實施跨部門聯合檢查2321家次,聯合監管率達47%,減少重複執法4000餘家次。
突出剛柔並濟,推動有力監管向有感預防轉變
建立健全差異化執法監管手段,發揮執法正面清單制度作用,精準落實生態環境輕微不罰和從輕處罰清單機制,堅持處罰與教育相結合,彰顯柔性執法。制定實施輕微免罰和從輕減輕事項清單。2023年以來,實施免於或從輕處罰案件312起,減免金額近3000萬元。
供稿 | 生態環境部綜合司
編輯 | 李夏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