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老師減壓 中市研議「離線權」

臺中市教育局長蔣偉民表示,已在研議建立教師離線權指引。記者陳敬豐/攝影

經營親師關係的家長羣組,在老師下班後「叮叮咚咚」響起,讓許多老師下班後,還要回答學生、家長甚至上司訊息,無法真正下班,壓力日增。臺中市近三年有上百名教師離職,中市議員呼籲,應正視教師過勞與心理健康問題,保障下班後能真正休息。中市府迴應,正研議建立教師「離線權」減壓。

中市議員林昊佑說,近年教師離職率日增,全國三千多所學校有近一千五百個缺額,臺中市近三年有上百名教師離職,其中公費教師離職率約百分之十五。據調查,國中小教師平均每天工作時數十小時,遠超法定工時,其中二點五小時是下班後持續工作,如放學處理公文、回覆家長與學校羣組訊息,形同無薪加班。

林昊佑呼籲,市府應正視教師過勞問題,保障教師的「離線權」,讓老師下班後可以真正休息;「離線權」只是第一步,應強化心理健康支持與制度性保障。

另外中市教育局統計,教師與教保人員心理諮商服務使用頻繁,去年達一八七三人次,今年至九月已逾一千三百人次,教育現場對支持心理健康的需求急遽攀升。議員黃佳恬指出,教師與教保人員諮商服務使用人次屢創新高,市府務必詳實編列預算,給予教師心理支持。

中市教育局長蔣偉民說,現已在研議教師離線權相關指引,明定教師在非上班上課時段,不必即時回覆訊息;另研議簡化行政程序和公文作業,減輕教師負擔,且將原本諮商次數由每年三次增至六次,如有必要可增至十次。

臺北市教育局表示,各校指派業務時應評估輕重緩急,教職員工於休假或非上班時間,有權斷開與工作相關的聯繫。新北教育局表示,若非緊急事項須避免課後過度干擾教師休息時間,教師若經覈實於法定辦公時數外被指派執行職務,可依規申請加班並於二年內補休。

臺中市教育局研擬全國首份「教師離線權指引」,試圖讓教師「下班就真的下班」。臺中市教育產業工會理事長林碩傑指出,「下班就真的下班」是奢望,教育部實施「教師身心調適假」,但有教師反映假期申請屢遭刁難;對離線權「樂觀其成」,但若無合理薪資與職涯保障,制度終將淪爲口號。

「乾脆每個老師發公務機,下班就關機,這樣最省事。」李姓教師認爲,教育局是否建立離線權規則非重點,現在也有勞基法規定工時,但實務上有用嗎?且若規定「不必即時回覆」,存在模糊空間,如何定義即時?幾分鐘內回覆纔算?

臺中市議員林昊佑(右)、黃佳恬(左)表示,臺中近3年已有上百名教師離職,應正視教師過勞與心理健康問題。圖/林昊佑辦公室提供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