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數慢性肺阻塞性患者曾呼吸困難、心衰竭 新藥降惡化風險

COPD急性發作時會出現呼吸困難、咳嗽、痰液增加症狀,導致氣流阻塞,加重呼吸困難,還可能面臨心臟衰竭、肺炎、肺栓塞等惡化情形。示意圖非患者本人。(林周義攝)

在臺灣有超過84萬名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每年奪走6000人性命。COPD急性發作時會出現呼吸困難、咳嗽、痰液增加症狀,導致氣流阻塞,加重呼吸困難,還可能面臨心臟衰竭、肺炎、肺栓塞等惡化情形。醫師指出,約半數COPD患者即使接受標準治療,仍會經歷急性惡化,而研究顯示生物製劑可降低惡化發生率。

肺阻塞雖無法痊癒,但是可預防及治療的常見慢性疾病。臺灣慢性阻塞性肺病學會理事長、林口長庚胸腔內科系主任林鴻銓說明,約有一半COPD患者,即使接受三合一療法後,仍會經歷急性惡化。惡化對COPD的管理至關重要,因爲它們對健康狀態、住院率和再入院率以及疾病進展產生負面影響。

肺阻塞惡化的定義是指病人在14天內出現呼吸困難、咳嗽和痰液增加,通常和氣道炎症增加、痰液產生增加和氣體滯留明顯增加相關,這些變化導致呼吸困難加重,這是惡化的主要症狀。而COPD病人也容易發生其他急性事件,尤其是失代償性心臟衰竭、肺炎、肺栓塞,這些事件可能與肺阻塞惡化相似,或加重其症狀。

研究顯示,生物製劑透過抑制發炎反應因子,能降低中重度 COPD 惡化的年發生率。衛福部食藥署已於今年覈准首款生物製劑用於治療COPD,將作爲針對嗜伊紅性白血球表現型COPD成人患者的附加維持治療。

林鴻銓分享,使用三合一療法仍控制不佳的 COPD 患者,長期以來等待新的藥物來避免惡化導致的痛苦。不僅於臺灣,該生物製劑已在美國、歐盟等重要市場取得適應症,幫助更多受COPD所苦的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