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橋醫療園區BOT案卡關 藍議員喊話健保署「檢討總量管制適當性」
周勝考要求新北衛生局持續積極爭取並強化溝通,儘速與中央就「牀位與額度」展開技術性協調。(戴志揚翻攝)
新北市政府規劃以BOT(興建、營運、移轉)方式興建「板橋醫療園區」,7月才結束第一次公告招商、辦理資格審查,不料衛生局9月26日公告,板醫招商案因中央健保自今年第二季起全面採醫院總額管制,且將對新設醫院採牀位及額度限制,導致申請人撤回投標申請,新北市議員周勝考表示無法接受,呼籲健保署檢討總量管制適當性,對醫療資源明顯不足的地區設「例外與過渡條款」,並要求衛生局積極與中央溝通,不能犧牲板橋民衆就醫權益。
新北市衛生局表示,因應高齡化社會及急診屢見壅塞,板橋的確亟需急重症醫療需求,將積極向健保署溝通,希望爭取健保額度,保障民衆就醫權益及健康。
周勝考表示,新北市板橋醫療園區是他持續推動的重要民生建設,目的在於紓解大板橋長期「病牀一牀難求」與急重症量能不足的困境,並補強市立聯醫板橋院區受制度面限制、難以提升醫療品質的困境。
他說,板橋人口已逾55萬人,急需具中度急救責任的區域級醫院;板橋醫療園區案原規劃新增急性一般病牀499牀的大型區域教學醫院,正是迴應在地醫療缺口的關鍵地方建設。如今因中央制度一刀切,使地方多年規劃與民衆就醫權益受影響,並非負責任的公共治理。
周勝考主張,請健保署儘速檢討「新設醫院」的總量管制適當性,建議對醫療資源明顯不足的地區(如板橋)設置「例外與過渡條款」,在總量管制原則下,預留新設醫院牀位與點數額度或採「分期核配」機制,隨建設進度與實際就醫量能,逐步開放健保額度,避免把地方重大醫療建設一刀否決。並要求新北衛生局持續積極爭取並強化溝通,儘速與中央就「牀位與額度」展開技術性協調。
周勝考強調,健保總額制度原意在維持財務穩健,但面對區域醫療失衡與人口結構變化,中央更應展現彈性治理。板橋醫療園區不是錦上添花,而是補上長期欠缺的基本醫療量能。呼籲健保署儘速提出具體的例外與過渡配套,與新北市府共同完成這項攸關50多萬板橋市民的民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