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月內二度發文談釋永信 中國佛教協會強調守法:國法大於教規

少林寺前方丈釋永信近期因犯法被查。中新社

少林寺前方丈釋永信因觸法被查後,中國佛教協會19日再度發文稱,釋永信給大陸全國佛教界抹了黑,並強調佛教教職人員,特別是佛教界代表人士,應當切實增強法治觀念,時時繃緊守法遵規這根弦,絕不能觸碰甚至逾越法律「紅線」。而這也是該協會半個月內二度針對釋永信事件發文。

中國佛教協會網站刊文指出,釋永信挪用、侵佔項目資金、寺院資產,涉嫌刑事犯罪,嚴重違犯佛教戒律,給少林寺的管理和佛教領域正常秩序製造了混亂,對佛教健康傳承造成了障礙。

該協會表示,守法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佛教教職人員首先是國家公民,出家爲僧並沒有改變作爲公民的基本身份,必須與其他公民一樣遵守憲法和法律法規,不能因爲信仰佛教,取得出家僧人的宗教身份,就不履行公民義務,不受法律約束。

該協會稱,守法是佛教信仰的內在要求。文章特別提及,佛教倡導教徒「上報四重恩」,其中之一就是報國家恩。在新時代,佛教徒遵守憲法和法律法規,維護國家利益和公序良俗,尊重其他公民的合法權益,爲法治國家和法治社會建設發揮積極作用,是報國家恩的具體踐行和落實。

該協會強調,守法是嚴持戒律的應有之義。佛教界應當根據時代發展進步要求、本着戒律精神、根據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制定內部管理制度,作爲戒律的補充、延伸和輔助,在戒律和法律之間發揮銜接作用。

中國佛教協會指出,佛教徒,尤其是肩負住持正法重任的出家僧人,既要守戒,更要守法,始終銘記教徒首先是公民,國法大於教規。佛教界代表人士,作爲佛教界的中堅和骨幹,更應按照「四條標準」和佛教教義教規,作守法的模範、道德的榜樣、自律的表率。

該協會此前在7日下午連發兩篇文章回應少林寺方丈釋永信,稱其指出,釋永信之流,對戒律毫無敬畏之心,放逸懈怠、追名逐利、貪圖享樂,肆意破戒,乃至墮入違法犯罪的深淵,既斷送個人前途,又令整個佛門蒙羞。同時,期許少林寺要勇擔的歷史使命與時代責任,以我國佛教中國化爲契機,致力提振宗風、隆紹祖德,作禪宗叢林的表率。

少林寺官方網站在7月27日發佈消息,少林寺住持釋永信涉嫌刑事犯罪,挪用侵佔項目資金寺院資產;嚴重違反佛教戒律,長期與多名女性保持不正當關係並育有私生子。目前正在接受多部門聯合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