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得出 住得穩 能致富 陸脫貧攻堅戰繳出漂亮成績單
搬得出住得穩能致富陸脫貧攻堅戰給出漂亮成績單。(大陸央視)
搬得出住得穩能致富陸脫貧攻堅戰給出漂亮成績單。(大陸央視)
搬得出住得穩能致富陸脫貧攻堅戰給出漂亮成績單。(大陸央視)
大陸央視報導,中國大陸脫貧攻堅戰近五年來,透過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工程,建成3.5萬個集中安置區、266萬套安置住房,幫助960多萬貧困民衆藉由搬遷告別貧困,開啓新生活,邁上鄉村振興之路。在「搬得出」之後,如何「住得穩」「能致富」?成爲各地後續扶持重點工作。
雲南省西北部怒江僳僳族自治州曾是中國最貧困地區之一,也是易地扶貧搬遷最難啃的硬骨頭之一。其中,恩河社區是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之一。
大陸央視2020年5月曾報導,怒江州念坪村村民九二波一家易地搬遷,因害怕下山生活無依,是最後一批搬遷,當年按政策分到一套四室一廳新房。配有簡單傢俱家電。
和諧社區是怒江州最大的易地搬遷安置社區,安置僳僳族、白族、普米族等各族搬遷民衆一萬多人。五年來,社區建有小學、幼兒園、社區醫院、警務室、污水處理站、食堂、農貿市場、智慧消防站和大型超市賣場等。
2020年底,960多萬易地搬遷民衆已在安置區實現「兩不愁三保障」。截至2024年底,累計配建或改擴建中小學和幼兒園7.46萬所、醫療衛生服務設施5.63萬個、養老服務設施1.76萬個、活動場所10萬個、農貿市場1.45萬個。
大陸發改委地區振興司副司長牛曉姝說:如何讓搬遷民衆「搬得出、穩得住、逐步能致富」,五年來,特別是對進城安置的500萬搬遷民衆,推動生產生活方式全面融入新型城鎮化,從農民變成新市民。
五年來,怒江全州開展轉移就業、技能培訓、組織勞動力外出務工等,千方百計拓展就業管道。
爲滿足搬遷民衆家門口就業需求,怒江州推動盤活閒置資產,引進企業建設「家門口的務工廠房」。和諧社區引進棒球縫製工廠,工藝簡單、按件計酬、上工靈活。類似廠房在怒江州不斷增加。
據統計,2021年以來,中國立足安置區資源稟賦,因地制宜統籌謀畫實施產業發展專案,後續產業加快發展,帶動能力持續提高。截至2024年底,各地圍繞安置點累計建成農牧業產業基地及園區、幫扶廠房、工業園區等各類配套產業專案2.6萬個。產業結構從單一到多元,輻射帶動能力持續提高,搬遷民衆增收方式、增收管道實現多樣化。
根據大陸發改委統計數據,2021年以來,全國易地搬遷脫貧勞動力就業率持續保持在90%以上,且呈現逐年增長趨勢。截至2024年底,全國易地搬遷脫貧勞動力就業率達96.47%,與2021年底相比提高約4個百分點,有勞動力的搬遷家庭基本實現1人以上就業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