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鏈加速赴美 廠務股進補
本波半導體赴美建廠潮,廠務系統廠在手訂單持續拉高,帆宣等持續受惠。圖/本報資料照片
漢唐及帆宣營運概況
美國參議院通過《大而美法案》,2026年期限前在美動工建廠,投資稅務抵減升級至35%,外界認爲此舉有利吸引半導體供應鏈加速赴美,除了臺積電、環球晶外,日月光也鬆口赴美,本波半導體建廠潮供應鏈中,廠務系統廠在手訂單持續拉高,包括漢唐、帆宣持續受惠,而聖暉及洋基工程也正評估赴美設立子公司,積極搶食赴美建廠的龐大商機。
根據外電報導,稅改法案將投資稅額抵免比率調高至35%,超過法案審查初期的30%,誘因比拜登時期的25%更高,主要目的希望加速美國半導體產業建廠進程。衆議院即將啓動審議程序,想趕在7月4日前送交川普簽署生效。若該法案確定生效,則包括英特爾、臺積電、美光等半導體大廠的新廠投資,若在2026年之前動工,將可享有35%的投資抵稅,將可明顯受惠。
國內半導體供應鏈廠商表示,全球半導體廠陸續宣佈前往美國建立生產基地,從上游的晶圓代工、封裝測試再加上驗證分析等,陸續都有廠商展開建廠動作,貢獻相關廠務系統廠商的訂單滿手,預期若該法案順利通過,將有助廠務系統廠加速並擴大在美國的建廠商機。
漢唐是臺積電建廠主要廠務供應商,該公司指出,隨着主要客戶在北美地區重要專案二期工程的啓動,關鍵客戶進一步加大與加速其海外工廠的擴建,漢唐將在當地取得的豐富建廠經驗和客戶高度信任的基礎上,擴大海外工程服務位階和工程承攬範疇。
帆宣也是臺積電建廠供應鏈主要廠商之一,據悉,臺積電美國第二座晶圓廠主建物已完工,而第三座廠也在規劃中、最快2026年可望動土,由於廠務工程爲前置作業,預計最快今年第二季底、第三季初可看到第二座廠帶來的營收貢獻,第三座廠訂單效益預計2027年發酵,市場看好,帆宣下半年營運將受到北美等海外市場帶動。供應鏈透露,聖暉集團及洋基工程也均在評估赴美國設立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