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聯發科法說倒數 外資示警2025年營收增長恐放緩

美系外資指出,預計聯發科2025年第一季的營收將超出季節性趨勢,季增約3%,主要受到天璣9400需求增加及部分低/中階智慧手機產品的補貨推動。然而,由於中國OEM客戶對2025年前景持保守態度(預計中國智慧手機市場增長僅爲低位數),且中國補貼政策後的需求並未顯示顯著改善,預計補貨需求將於2025年第二季放緩。隨着旗艦產品營收下降(大部分旗艦型號集中於第四季和第一季發佈)以及補貨需求見頂,預計2025年第二季營收將季減2%,低於市場預期約6%的季增長。

美系外資指出,受限於智慧手機市場的疲軟、旗艦產品增長放緩(預計2025年增長44%,而2024年增長95%)以及長期增長動力(如AI PC、數據中心AI ASIC、汽車智慧座艙SoC)貢獻有限,預計2025年營收增長將放緩。

美系外資還預計,由於臺積電(2330)於1月1日起調漲N3和N5製程價格,聯發科的毛利率將面臨壓力,預計2025年毛利率將爲47.8%,低於2024年的48.4%。由於聯發科可能無法完全將成本上漲轉嫁給OEM客戶,毛利率將承受更多壓力。此外,隨着研發強度增加(支持數據中心ASIC及汽車智慧座艙等新產品),以及ARM授權費用的上升,預計2025年運營費用將增長8%。總體而言,營收增速放緩、毛利壓力和運營費用上升,預計2025年每股盈餘將爲65元,低於市場預期。

美系外資還認爲,聯發科的數據中心ASIC項目計劃將推遲至2026年下半年量產,原因在於計算晶片(由CSP客戶設計)和I/O晶片(由聯發科設計)在性能提升方面仍在進行設計修改。預計該項目的營收規模可能相當可觀,約40億美元,但由於設計挑戰,對該項目能否按預期進入大規模量產仍持謹慎態度。

關於智慧手機業務,美系外資報告顯示聯發科2024年旗艦智慧手機營收增長強勁,主要受到天璣9400的需求和中國OEM高端化趨勢的推動。然而,預計2025年旗艦產品的增長將放緩至44%,原因在於中國OEM市場接近飽和,且三星的旗艦手機競爭力強。

最後,美系外資指出,在過去一個月,聯發科股價上漲了9%,主要是由於投資者對邊緣AI的前景有較高期望。儘管長期看來邊緣AI可能對聯發科有積極影響,但目前尚未見到消費者強烈的升級需求,因此維持聯發科中性評等,並給予目標價1275元,基於2026年預期市盈率的17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