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科普實驗專家出書 臺積電前研發大將蔣尚義、林本堅現身力挺
推動科普教育的退休教授施惠現場進行實驗,印證她書中所寫《半導體科技一點都不難:有趣實驗帶你認識生活中的半導體》。記者許正宏/攝影
位於清大的水漾餐廳今日出現兩位半導體業重量級人物,前臺積電研發大蔣尚義和林本堅現身推動科普教育的退休教授施惠的新書《半導體科技一點都不難:有趣實驗帶你認識生活中的半導體》發表會,蔣尚義和林本堅也分享自身研經驗,強調實驗是探索科技奧妙和真諦最重要的一門課,也是任何科技紮根的始源。
施惠是蔣尚義太太施仁的姐姐,原任職新竹教育大學,學術專長在生物學、國小自然科教材教法領域,退休後,轉持續鑽研半導體科普教育,初期還常請教蔣尚義。她強調動手實驗,從生活中的電燈開關、吹風機、電風扇等電器用品,以淺顯易懂與生動活潑方式,向中小學生、朋友介紹教導何謂半導體,透過輕鬆的學習氛圍探索半導體世界。
施惠表示,她設計的科普實驗專注於半導體的核心概念,尤其是以電晶體爲主題, 通過實驗展示其關鍵特性。學生透過簡單的操作,學會如何利用電晶體控制單向電流,充當開關或放大器,並深入理解光電效應技術在現代科技中的應用,例如發光二極體(LED)和太陽能電池等。這些實驗不僅強化學生的實作能力,還幫助他們直觀感受半導體技術如何影響日常生活,更深入理解其背後的科學原理。
施惠表示,臺灣在半導體領域具有全球領先地位,未來的教育將更加強調科學、技術、工程與數學 (STEM)領域的學習,半導體科技作爲這些領域的核心,將在未來教育發展中扮演關鍵角色。
蔣尚義說,他在臺大就學期間,忽略實驗的重要性,在國外撰寫論文,攻讀就是實驗課程,才發現實驗是探索科技奧妙的根本。他認爲,半導體元件能夠在電子產品中扮演關鍵性的角色,主要是它有幾個特性,包括可以控制單向電流、可以當開關和能夠放大信號。此外加上它還有光電能轉換的特 性,可以做出兩極發光體(LED)和太陽能電池。
蔣尚義肯定這本書中介紹的實驗,涵蓋所有這幾項重要特性,很完整的讓學生對半導體最基本的特性深深植入心中。且她的實驗設計都和日常生活所需有關,易學易懂,需要的材料都可以輕易取得,費用不高,接線也容易,是很好的科普教材。以「電晶體音樂IC實驗」爲例,施惠用簡單普遍又廉價的元件,以最容易懂的擴音效果,清楚顯示出電晶體具有放大信號的重要功能。
蔣尚義認爲,這一創新舉措不僅讓臺灣的下一代在全球科技競爭中佔據優勢,還爲教育的轉型提供寶貴經驗。隨着半導體技術逐漸滲透至日常生活,教育將更加強調學生的動手操作、創新思維及實際應用,爲學生提供更豐富的學習體驗,併爲未來的科技創新奠定堅實基礎。
半導體科普實驗專家施惠出書, 臺積電前研發大將蔣尚義(右)、林本堅現身力挺。記者許正宏/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