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測試介面後市看旺 旺矽續擴產解成長瓶頸
旺矽2025年第二季合併營收創32.92億元新高,季增16.41%、年增37.6%,稅後淨利6.28億元,季減13.16%、年增15.78%,每股盈餘6.67元,創同期新高、歷史第四高。毛利率、營益率「雙升」至58.29%、32.77%,分創歷史新高及第四高。
合計旺矽2025年上半年合併營收61.21億元、年增37.88%,稅後淨利13.52億元、年增44.37%,每股盈餘14.35元,均創同期新高。毛利率、營益率升至57.87%、31.36%,雙創同期第三高。
旺矽發言人邱靖斐指出,第二季及上半年營運顯著成長,主因近2年積極擴產及海外探針卡客戶需求增加,經濟規模效益顯現,目前6成營收採美元計價,新臺幣強升造成的匯損使業外顯著轉虧,若排除匯兌因素影響,第二季及上半年獲利分別年增近38%、逾70%。
觀察旺矽第二季產品營收佔比,爲探針卡76.4%、設備22.7%,轉投資等其他1.9%。邱靖斐表示,旺矽持續提升關鍵零組件自制率,目前探針及載板均已全數自制,印刷電路板(PCB)預計2027年上半年開始量產,屆時希望將PCB自制率提升至50%。
展望後市,對於高速運算(HPC)測試時間趨勢,旺矽董事長葛長林認爲有2股力量拉扯,雖切割成小晶片簡化測試項目,但總合起來仍相當複雜,重點不在時間變化而是測試程序增加,單位測試時間減少、測試程序簡化都需要資金投入,對測試介面市場後市樂觀看待。
葛長林指出,垂直式(VPC)及微機電(MEMS)探針卡應用市場不同,後者的產能提升並不會取代前者或使前者稼動率降低。旺矽與客戶長期合作,產品獲得客戶信任,儘管基於分散風險,客戶會下單給2個供應商,但旺矽許多產品均取得客戶8成的多數訂單。
葛長林透露,近2年的問題反倒在於旺矽產能供不於求,交期太長導致訂單外溢給其他業者,對此已積極擴產因應,希望縮短產品交期,若能順利達成,未來營運成長仍可期。其中,自制探針的月產能明年初達200萬針應可順利達成。
設備業務方面,葛長林表示儘管營收規模還不大,但高低溫測試(Thermal)市佔率已達逾5成,先進半導體測試(AST)亦與同業相當、相信很快就能超越,其中AST在手訂單頗多,目前出貨瓶頸在於內部關鍵零組件交期長達6個月,因此未來成長動能仍可期。
光電測試(PA)方面,雖然LED設備近年需求低迷,但旺矽保有珍貴的光學技術,與客戶積極進行矽光子的共同封裝光學(CPO)應用中。葛長林表示,目前雙方互動良好,認爲客戶對公司有一定滿意度,但何時能完成認證出貨產生貢獻,仍需等待客戶規畫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