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元“睡眠神器”賣爆,增速超100%,有商家靠單品年入千萬
自今年年初起,一款“灌滿了鐵珠”的重力眼罩悄然在電商平臺賣爆了。區別於綁帶式的傳統織物眼罩,這款眼罩像“被子”一樣覆蓋在眼部,有用戶稱“戴上眼罩10分鐘,呼吸就變沉了”。
重力眼罩其實誕生於海外市場,通常會填充適量微重力珠,大約在250g左右,均勻分佈於眼周並給與微壓,模擬“被擁抱”的感覺,促進局部血液循環。
爲了睡一個好覺,年輕人正在爆買助眠產品:亞朵集團一年賣出深睡記憶枕380萬隻,含“助眠”概念的香薰機精油銷量增速超99%,諸多飲料品牌加碼助眠飲料產品,盒馬上線“晚安牛奶”主打助眠功能,上市即熱銷……
在千億睡眠經濟興起的當下,重力眼罩作爲細分的助眠產品,正迅速突圍出圈。據瞭解,今年天貓618大促中,重力眼罩品類銷量同比增長了100%。以助眠產品爲核心的米度狗品牌,一年光是重力眼罩品類就能賣出超千萬的銷售額。
天貓居家日用小二風翊介紹,包括重力眼罩在內的助眠眼罩類目,行業增速在40%左右, 2025年在天貓平臺的規模預計接近3億。
有人認爲是“智商稅”?
重力眼罩與“重力毯”的運行機制相似,而重力眼罩更精準作用於眼部神經。
早在20世紀80年代,美國心理學家就提出了“深度壓力觸摸”理論,醫療機構便將重力毯用於輔助治療創傷後應激障礙、自閉症等疾病,之後逐漸擴展到面向大衆的助眠市場,誕生了一批美國品牌如Gravity、Lumos等。國內也有企業跟進類似產品銷售。
重力眼罩作爲在國內市場快速發展的新興產品,正在引發消費者的關注和爭議。社交平臺中,大衆對於產品的使用體感不一。有的失眠者激動地稱之爲“睡眠神器”,也有消費者認爲這是“智商稅”,“容易滑落、只適合平躺”等等。
“今年618,店鋪裡的重力眼罩銷量同比增長80%,比往年賣得更好了。”米度狗品牌創始人高總,向《天下網商》展示了店鋪後臺截圖,顯示6月份品牌位列眼罩品類第一。2025年是他在助眠賽道創業的第九個年頭,店鋪裡掛着的品類主要涉及耳塞眼罩等。
“雖然我不是重力眼罩的開創者,但可以說我讓這款眼罩在國內市場開始流行了。”高總說。當時是在國外旅遊,看到了重力眼罩相關的科研理論和產品,就買來自己試試,沒想到效果不錯。
“國外單個重力眼罩要賣70-80美元,但我們在國內的價格能壓到90多元。”高總介紹,不少國外品牌的供應鏈就國內,廠家就自帶了生產技術,米度狗則結合用戶需求,和廠商合作優化,做了一些本土化的設計落地。
例如下調產品克重。品牌數據顯示,國內重力眼罩的用戶70%是女性,若延用國外重力眼罩的克重,會造成過重微壓,對眼睛產生壓迫,影響睡眠品質。其次是優化外觀造型。高總說,當時公司門口正好有棵芭蕉樹,就摘下一片芭蕉葉當作模板,成就了現在的“芭蕉葉”重力眼罩。
產品從2023年上線以來,目前已經迭代到了第五代,採用的是更爲細緻的分區設計,把重力珠壓力平均分攤到眼睛周圍和額頭。“重力眼罩一個月能賣出好幾萬個,在全網年銷售突破千萬元。”
眼罩行業增速超40%
和許多創業故事一樣,高總的商業靈感發源於體驗和需求。
在大學時期,他的睡眠環境就比較糟糕,常常需要使用眼罩耳塞,來屏蔽周遭的呼嚕聲,並營造無光的睡眠環境。畢業後,他憑藉VR眼鏡創業項目賺得第一桶金100萬元,隨後將這筆資金作爲啓動資金,轉身投入助眠產品領域的創業。
高總髮現,早期的耳塞市場由國外品牌主導,例如霍尼韋爾、3M等。他便將耳塞產品做了精細化管理:根據尺寸、顏色、軟硬度等細分維度,大批量進口品牌耳塞並做好分裝,在淘寶店鋪銷售,單月銷量在3000-4000元。
直到2020年開出天貓店,團隊才正式步入0-1的品牌化建設和研發端創新。目前店鋪圍繞助眠賽道佈局了7-8個類目、數以千計的SKU,涉及眼罩、耳塞、睡帽等產品。其中眼罩銷量佔比達40%。目前天貓旗艦店中的重力眼罩已售4萬件。
天貓居家日用小二風翊介紹,眼罩類目非常適合服飾、牀品等紡織行業進行跨類目經營,尤其是大促期間,這些商家的高客單眼罩爆發很高,可以爲店鋪做人羣拓新及引流。其次,眼罩類目已從基礎的聚酯纖維,發展到蠶絲真絲、冰絲等,並逐步往大豆纖維、棉花、羽絨等更加多樣化的材質,來滿足更多高品質人羣的需求。產品功能也從基礎的遮光,多樣化發展爲降噪、抗菌、微壓、可機洗等功能,逐步發展爲一款“眼部小被子”。
以米度狗、亞朵星球爲代表的品牌,正在通過差異化策略突圍市場:米度狗憑藉重力眼罩產品實現技術突破,亞朵星球則以深睡眼罩提升產品質感。這些品牌通過持續升級產品品質和舒適度,精準滿足消費者細分需求,不僅推動了行業規模擴張,更帶動了整體產品單價的結構性提升。
從天貓平臺側觀察,近年來,助眠眼罩行業確實呈現出了比較穩定的增長,主要是受到多方面的因素影響。
首先是睡眠障礙人羣基數的不斷擴大。公開數據顯示,全國18歲及以上成年人羣中,睡眠障礙患者規模已高達5億人。其中女性羣體、老年羣體以及職場人士,成爲睡眠問題的三大高發人羣,他們普遍遭受着入睡困難、睡眠質量低下以及睡眠時長不足等困擾。
其次是得益於智能手錶的發展帶動,讓更多人注意到了自身的睡眠問題。眼罩類目的行業增速和跟智能手錶的增速,基本是一致的,大約在40%-45%。
最後是使用場景變得多元,吸引更多新商投入資源來豐富供給。除了晚上睡覺用眼罩,午睡、出差都成了眼罩使用的增量場景,商家對於白領、差旅人羣也會提供相應的產品創新。
突圍千億藍海市場
在中國眼罩市場,眼罩類目按照功能分類,可分爲助眠眼罩、舒緩眼罩、修復眼罩等。重力眼罩就屬於助眠眼罩之一。之前較爲流行的蒸汽眼罩屬於舒緩眼疲勞類型的眼罩。另外還有加入了電子或發熱技術的眼罩,大多用於醫療美容機構,部分也會製作成消費級產品。
平臺小二分析,當前助眠眼罩品類中,重力眼罩、真絲眼罩都是新晉潛力品類,“目前商家數量和供給都尚未飽和,產品定價相對可觀,所以爲商家提供了足夠的利潤空間來支持研發創新。”其他材質的產品創新更有廣闊的市場和用戶需求。
例如在產品方面,米度狗將瞄準材質和功能方面的創新。高總認爲,主流用戶還是會喜歡天然材質的面料,實現長期遮光的效果,其次是達到養膚、透氣的效果產品。“眼罩將成爲臥室場景下一種提升生命體驗的產品。”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夏季“抱冷經濟”爆發的背景下,有商家將冰絲材質應用於眼罩或重力眼罩,也賣成了爆款。還有的商家在助眠眼罩中加入插畫、香型等元素,賦予情緒價值,提升用戶體驗。
其次在營銷方面,大多數品牌側重於優先佈局線上渠道,通過站外推廣並回流至站內轉化的形式,完成銷售閉環。新品牌還會側重多點開花,在小紅書、抖音等平臺佈局旗艦店,進行品類教育的同時直接完成轉化。
最後在渠道方面,出海成了品牌獲取增量的新動作,米度狗在今年就把產品搬上了亞馬遜。憑藉國內供應鏈優勢,商家把差異化形態及品質的助眠眼罩反向輸出到海外市場,也收穫了一波關注度和銷售量。
放眼整個睡眠經濟,這已經成爲全球增長最快的健康產業之一,市場規模龐大且持續擴張。公開數據顯示,中國睡眠經濟市場規模預計到2025年突破5700億元。
中國近半數成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問題,並呈現出了年輕化趨勢。眼罩、耳塞、枕頭、助眠噴霧、香薰燈、智能電動牀等助眠產品受到追捧,褪黑素等保健品銷量也有大幅提升。
面對藍海市場,激烈競爭勢必會帶來階段性的行業陣痛,例如低價競爭策略導致商家利潤空間被擠壓,又或者由於行業標準體系尚未完善,導致產品層次不齊,損害了消費者體驗和健康的品類教育等。
過程中,只有真正以用戶睡眠痛點爲研發原點的品牌,才能重新定義“一夜好眠”的價值,在千億賽道中成爲“細分類目突圍者”,甚至成爲“行業定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