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無路 三貂嶺車站便橋8月啓用
新北市政府與臺鐵多次協商與討論後,在既有鐵道一側加設臨時便橋,將於8月中旬完工,提供居民、遊客安全又便利的路。(新北市交通局提供/高鈞麟新北傳真)
開通百年的三貂嶺車站是全臺唯一沒有道路可以直接抵達的鐵路車站,當地居民出入和遊客是「無路可走」,長年以來只能利用鐵路橋的維修便道通行,造成違規困擾。經新北市政府與臺鐵多次協商與討論後,在既有鐵道一側加設的臨時便橋,將於8月中旬完工,提供居民、遊客安全又便利的路,也解決三貂嶺車站百年來無路可走的問題。
新北市副市長陳純敬7月31日前往慰勉施工團隊的辛勞,他表示,市府與臺鐵合作興建「瑞芳區碩仁裡聯外道路臨時便橋附掛平溪線三爪子橋工程」,在臺鐵平溪線三爪子橋段、橫跨基隆河下游側,設置臨時便橋並拓寬至60公尺,外側加設120公分通行道,供行人和機車通行。
陳純敬說,工程經費約1千萬元,由中央及地方各負擔一半,已於今年5月動工,預計8月中旬前完工啓用。便橋完工後,不僅解決碩仁里居民百年來出入不便的問題,也成爲遊客通往三貂嶺車站周邊的三貂嶺瀑布羣、三貂嶺友善生態隧道、幼坑瀑布等觀光景點的綠色通道。
交通局表示,遊客可搭乘臺鐵平溪線至三貂嶺車站,即可透過新建人行便橋步行到碩仁裡金字橋租借YouBike2.0,騎乘深入探索瑞芳九份、猴硐、牡丹及貢寮等周邊景點。新北市政府積極推動綠色運輸,結合「慢旅遊」與「生態觀光」理念,打造三貂嶺爲區域低碳旅遊示範區,三貂嶺便橋更是落實「永續觀光」與「交通安全」的具體行動。
國民黨立委廖先翔說,上任後着手《鐵路法》修法,解決平溪線居民最基本的通行及救災需求,站在鐵路安全的角度,鐵道必須要有專用路權,經過的民衆也是賭運氣會不會被罰,與其讓民衆走在危險的路徑,不如合法化,加強安全規範,纔是務實且負責任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