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風華不再蒙塵 北屯「金源吉宅第、水湳煙樓」啓動修復

金源吉宅第昔日是四張犁林氏家族宅第,是臺中僅存的潮州式四合院建築,2009年列爲歷史建築後即塵封迄今。(馮惠宜攝)

臺中市文化局25日舉辦「原金源吉宅第與水湳煙樓修復工程開工典禮」。(馮惠宜攝)

臺中僅存的潮州式四合院建築「金源吉宅第」在塵封16年後終於啓動修復了!臺中市文化局25日舉辦「原金源吉宅第與水湳煙樓修復工程開工典禮」,除金源吉宅第外,也有百年曆史的水湳煙樓可望在中央與地方投入1.26億元啓動修復後再現風華,成爲臺中市文化記憶的重要地標。

金源吉宅第昔日是四張犁林氏家族宅第,是臺中僅存的潮州式四合院建築,2009年列爲歷史建築後即塵封迄今。(馮惠宜攝)

金源吉宅第與水湳煙樓位於北屯區14期重劃區內,其中金源吉宅第昔日是四張犁林氏家族宅第,屬於臺中少見的傳統潮州式四合院建築,創建於清領末期,初爲草寮合院,日據後陸續增建,形成帶有外門樓、半月池,傳統四合院格局,兩進五護龍之規模。經在地耆老與文史工作者爭取下,市府文化局在2009年列爲歷史建築,文化部與市府共同斥資8200萬元,啓動修復,預計在2028年完工。

文化資產處表示,修復後,該建築將以文創及自然生態教育爲主題,設置藝文展示空間及辦公空間,並將帶動地方觀光發展。

而鄰近水湳煙樓,是林氏家族於1944所興建,在此將採收來的菸葉烘乾後揀選分類,再送至「買菸場」繳交收購。後因產業轉型,1968後轉作爲倉庫。2014市府公告登錄爲歷史建築,修復工程經費約4400萬元,文化部與市府各自出資一半,市府也希望修復後轉型爲里民活動中心,串聯臺中菸草產業的文化資產地圖,讓民衆深入瞭解中部菸草的發展歷史。

文化局長陳佳君表示,這次修復不僅是對歷史建築的保護,更是對在地文化傳承的深遠舉措。文化資產處補充指出,臺中北屯區一德陽樓經活化後每月參觀人次逾10萬人,期待「原金源吉宅第」和「水湳煙樓」修復後可成爲臺中市民瞭解城市文化記憶的重要地標,也活絡地方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