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內障手術怎選水晶體!一次看懂3大人工水晶體優缺點
醫師強調,白內障患者手術前,應依自己用眼需求選擇人工水晶體。(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根據國健署資料,60歲以上長者約8成有不同程度的白內障,但一提到要做人工水晶體置換手術,許多患者就會陷入人工水晶體的選擇障礙,對此,眼科醫師粘靖旻強調,每個人的用眼需求都不同,若選擇不合適的人工水晶體,手術後反而會有眩光等困擾,仍需配戴眼鏡輔助。
粘靖旻在臉書粉專發文指出,每一種人工水晶體都是現代醫學的結晶,最貴的不一定是最好的,依自己用眼需求,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纔是最好的選擇。以下爲3大類型人工水晶體的特色和適用對象。
優點:單焦點水晶體就像一臺頂級的定焦相機鏡頭,專注在一個距離上提供最清晰的視力,因爲沒有複雜的光學設計,光線傳輸效率最高,視覺對比度和銳利度都是最佳的。夜間視力表現特別出色,幾乎不會有光暈或眩光問題。
缺點:僅有一個焦點清晰,在近距離視物,例如閱讀、手機,或中距離視物,例如打電腦,仍需配戴老花眼鏡。
優點:延焦水晶體採用獨特的光學設計,就像在眼睛裝上了一個智慧型景深延展器,它不像多焦點水晶體有明確的焦點分割,而是創造一個連續的清晰視程,從遠到近都有不錯的視力表現。這種設計大幅減少了多焦點可能產生的光暈和眩光問題。
缺點:近距離的極小字體,例如看藥品標示說明,清晰度稍弱,中近距離不如單焦點呈現的質感。
優點:多焦點水晶體就像一副漸進多焦點眼鏡直接植入眼中,採用繞射光學原理,將光線分配到不同焦點,同時擁有看遠、看中、看近的清晰視力。
缺點:視覺的整體對比度,可能略低於單焦點水晶體。
粘靖旻提醒,人工水晶體是現代醫學的重要成果,但沒有「放之四海皆準」的完美選擇。選擇時應與眼科醫師充分討論,依自身用眼需求、生活習慣與視覺重點做決定,才能在手術後獲得穩定、舒適的視力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