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棗業扎堆跨界,精釀啤酒賽道涌入越來越多的“淘金者”
原本小衆的精釀啤酒賽道,如今正變得越來越擁擠。近日,包括五糧液、好想你(002582.SZ)等企業紛紛宣佈跨界推出精釀啤酒產品。此前,餐飲、茶飲甚至渠道商等業外玩家也已涌入這一領域。不過,在業內看來,精釀啤酒品類熱度可觀,門檻不高但突圍不易,現狀仍是“圍城”。
近期,市場上跨界進入啤酒領域的消息不斷。8月7日,宜賓五糧液仙林生態酒業有限公司發佈消息,稱將於8月15日正式上市一款中式五糧精釀啤酒,命名“風火輪”,定價爲19.5元/罐。五糧液此前少有啤酒相關的跨界動作,此舉引發了業內關注。就在3天前,珍酒李渡集團董事長吳向東在個人視頻平臺宣佈,將於今日(8月8日)推出一款定價爲88元/瓶的啤酒新品“牛市”。
從公開資料看,五糧液和珍酒李渡佈局精釀啤酒並非“玩票”。其推出的精釀啤酒產品定位高端,並都計劃依託已經成熟的白酒經銷體系,加速進行市場佈局。
值得注意的是,不只是白酒企業看上了啤酒賽道,食品企業也在入局。7月底,好想你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稱,已在電商和專賣店渠道推出啤酒產品,包括紅棗等四種口味。今年5月,零食品牌三隻松鼠也推出了“孫猴王”精釀啤酒。
隨着新玩家的不斷涌入,原本小衆的精釀啤酒賽道變得炙手可熱。在業內看來,跨界而來的參與者看中的是精釀市場的增長機遇。
以白酒爲例,目前白酒行業仍未走出深度調整期。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1至6月規模以上白酒企業累計產量191.6萬千升,同比下跌5.8%。在終端市場,包括部分名酒在內,白酒產品大面積價格倒掛、動銷緩慢,也衝擊了白酒上市公司的業績表現。從已經公佈的業績預告看,酒鬼酒(000799.SZ)、水井坊(600779.SH)、金種子酒(600199。SH)等多家白酒企業半年業績都有不同程度地下滑。
相比之下,精釀啤酒正在進入快速擴容期。特別是從2024年開始,中式精釀的快速出圈,讓更多消費者開始關注精釀啤酒。雖然2024年啤酒行業整體數據下行,但採訪中多位精釀啤酒企業負責人都表示近兩年銷售在增長。國內精釀啤酒頭部品牌之一的優布勞創始人兼董事長李慶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公司近期銷售同比呈現明顯增長態勢,國內精釀啤酒賽道正處於行業紅利期。
另一方面,隨着消費者迭代,年輕消費羣體的崛起,帶來中國消費市場的一系列變革。酒飲需求正在發生改變,個性化、情緒化、悅己消費等成爲新消費趨勢。傳統消費企業也希望通過創新品類來觸達和爭奪年輕消費羣體市場。
中研普華研究院《2025—2030年中國精釀啤酒行業競爭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在2024年中國精釀啤酒市場規模約680億元的基礎上,2025年預計突破1040億元。18歲到35歲的消費者貢獻了65%的銷售額。
不過在業內看來,雖然精釀賽道熱度正盛,但新玩家能否如願仍難有定論。
啤酒營銷專家方剛分析認爲,精釀啤酒行業正面臨“圍城”效應。近年來白酒、葡萄酒行業調整,精釀啤酒逆勢增長,自然會吸引業外資本入局淘金。做好精釀啤酒,需要品牌或渠道優勢支撐,但精釀啤酒市場內部也正在向頭部品牌集中,不具備上述優勢的“白牌”產品,生存較爲困難。
知趣諮詢總經理蔡學飛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白酒企業跨界進入精釀賽道優劣勢都較爲明顯。優勢主要體現在渠道複用、品牌勢能轉化和供應鏈協同等方面。劣勢則集中於品牌認知衝突,一方面消費者對白酒企業啤酒產品的專業性存疑,且白酒的商務調性與精釀的年輕化、小衆文化存在割裂;另一方面精釀啤酒的短保質期、高頻復購特性與白酒的長週期庫存模式不匹配。其前景仍有待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