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飯怎麼煮纔好吃 日本廚師曝關鍵:洗米2行爲最NG

日本廚師「papuchan」表示,洗太多次米及洗米時太過用力搓洗,都會導致白飯煮熟後變難吃。(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臺灣人愛吃飯,該怎麼把白飯煮得香Q又蓬鬆有訣竅。日本廚師「papuchan」透露,除了米新不新鮮之外,最重要的是洗米時不要太過用力搓洗,也不要重複洗太多遍,否則會導致白米表面的保水膜受損,不只會讓煮熟的米飯失去光澤,更會嚴重影響口感。

《Yahoo JAPAN》專欄報導,廚師papuchan表示,米飯對日本人來說是不可缺少的存在,一天三餐都能在餐桌上見到,但有不少人好奇白飯到底要怎麼煮才能像外面餐廳煮得一樣好吃,其實關鍵就在於洗米。

papuchan指出,米粒表面有一層保水膜,是讓白飯帶有甜味與香氣的重要成分,以前的碾米技術不夠先進,無法有效去除米糠,但現在技術發達,米粒表面已經清除得很乾淨,因此不需要在洗米的時候太過用力搓洗白米,避免破壞這層保水膜。

papuchan說,除了不能過度搓洗白米外,重複清洗太多次同樣會導致保水膜流失,甚至導致米粒破裂,讓煮出來的飯過度溼黏,失去光澤、蓬鬆度、甜味、香氣等,建議在洗米水稍微有點白濁時停下,不要洗到水完全變透明。

papuchan也提醒,雖然白米的包裝上通常不會註明賞味期限,保存期限也偏長,但白米其實算是一種「新鮮食品」,放久了還是會變質,原則上碾米後2個月內的米是最好吃的,而若在溫度、溼度較高的環境,不到1個月米就可能會變難吃,建議放入密閉容器存放於陰涼處,避免白米太快變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