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罹攝護腺癌 醫示警這年齡最好發:3類食物可預防

美國前總統被診斷出罹患攝護腺癌。圖爲2025年1月20日拜登在美國國會大廈舉行的就職典禮中傾聽現任總統川普發言。(路透)

美國前總統被診斷出罹患攝護腺癌,且癌細胞已轉移到骨骼,消息震驚全球。基因醫師張家銘表示,攝護腺癌好發於60歲以上男性,診斷中位年齡爲67歲,建議平日可從飲食方面來防癌,特別是多吃十字花科蔬菜、豆類與大蒜,對攝護腺健康具有潛在的保護作用。

臺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在其臉書粉專PO文表示,研究顯示,生活習慣、環境污染、荷爾蒙變化、甚至基因排列,都是潛在的攝護腺癌風險因素。數據指出,攝護腺癌好發於老年人,診斷中位年齡爲67歲,此外,家族史與遺傳基因,例如BRCA1/2或TP53突變,顯著提高癌症風險。

張家銘指出,研究顯示,過高的男性荷爾蒙─睾固酮,可能增加攝護腺癌風險,而生活中的塑膠製品、農藥、化妝品與防火材料所含的物質,可能會影響體內荷爾蒙平衡,進而引發腫瘤形成的機會,應該要儘量避免。

張家銘表示,我們也可以透過飲食方式來防癌,研究指出,富含植物性植化素的飲食與癌症風險,呈現明顯負相關,特別是十字花科蔬菜,例如花椰菜、芥藍、豆類與大蒜。同時維生素A、D、E、C與B羣也在免疫調節、抗氧化與細胞修復中扮演重要角色,對攝護腺健康具有潛在保護作用。

張家銘並提醒,肥胖、胰島素阻抗與慢性發炎,也與攝護腺癌的形成有關,建議每週至少150分鐘中度有氧運動,例如快走、游泳、打太極,這不只是爲保持體態,更是爲調節荷爾蒙、減少胰島素阻抗,並提升免疫細胞功能。

張家銘表示,早期攝護腺癌幾乎沒有症狀,但若能在早期即發現,高達9成以上能夠治癒。只要每年一次PSA(攝護腺特異抗原)檢測,加上數位肛門指診或攝護腺超音波,就有機會及早發現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