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通江:燃氣管道“換新衣” 惠及15880戶居民

“看着舒服,踏實!”7月7日一早,巴中市通江縣壁州街道錦州家園小區的住戶羅女士像往常一樣出門遛彎。她擡頭望去,小區內原本生鏽老化的燃氣管道立管已經全部換上了黃色的“新衣”,看起來既舒適又踏實。

“原來的管道因使用年限過長,部分已出現嚴重鏽蝕,存在安全隱患。”通江縣住建局燃氣辦負責人董海東介紹,“現升級爲塗塑焊接鋼管,其耐腐蝕、抗壓性更強,讓居民用氣更放心。”

隨着城市發展,老舊燃氣管道逐漸暴露出安全隱患,影響居民用氣安全與生活質量。今年5月,通江縣紀委監委聯合住建部門開展城鎮燃氣安全專項監督檢查發現,在該縣壁州街道錦州家園、陽光花語等老舊小區,燃氣管道已經開始生鏽老化,存在漏氣的安全風險。

“我們隨即對室外管道的關鍵部位和薄弱環節,以及使用年限久、風險隱患大的老舊小區展開了拉網式排查,及時建立了風險隱患問題臺賬,邊查邊改,立行立改。”董海東介紹,爲切實解決這一問題,通江全面啓動了城市燃氣管道老化更新改造項目,從燃氣圍管、立管,到戶內不鏽鋼波紋管、自閉閥、燃氣表等附屬設施均進行了徹底更新。全縣100餘公里的燃氣管網及相關燃氣基礎設施得到了改造,惠及15880戶居民。

“我們小區建成時間較長,燃氣管道老舊,每次看到都讓我非常擔心。”錦州家園小區的住戶羅女士表示,“現在燃氣管道已經更換一新,安全隱患得到了解決,心裡那塊懸着的石頭終於落地了。”

這是通江縣紀委監委將靶向監督轉化爲羣衆獲得感的生動實踐。

自羣衆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以來,該縣紀委監委將推動辦理民生實事擺在突出位置,主動靠前監督。在項目推進過程中,通江縣紀委監委聯合縣住建局、縣消防大隊、縣應急管理局、各物業公司等,通過列席工作專班會議、制發工作提示、日常監督提醒、“回頭看”等方式,督促相關職能部門擰緊“安全閥”、壓實“責任鏈”、把好“作風關”,切實守牢燃氣領域安全防線。同時,通江縣紀委監委堅持問題導向,下沉一線,針對老舊小區居民樓、街邊小餐館、夜市攤點、商業綜合體餐飲區等燃氣事故易發地以及燃氣管網、燃氣站等重點區域,開展明察暗訪。通過了解相關職能部門的監管、安全用氣宣傳教育等工作情況,摸排安全隱患,確保燃氣安全痛點堵點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實現設施由“舊”到“新”、問題隱患由“堵”到“疏”的整治成效。(胡鵬、趙珂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