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通江:八旬老兵爲500名師生講述"開學第一課"

“我有59年黨齡,爲報黨恩,只有努力工作到底,一生纔沒有遺憾。今天和大家交流幾十年來讀書學習心得,就是樹信念、求真知、促實踐,用生活所感去讀書,用讀書所得去生活。”2月17日上午,巴中市通江縣新場小學開學典禮迎來一位特殊的“老朋友”——82歲的退伍軍人楊毅,爲500名師生上了一堂書香浸潤的思政課。

“你是中國人嗎?你愛中國嗎?你想要中國好嗎?”楊毅以“愛國三問”開啓他的思政教育講座,隨即捧起一本泛黃的筆記本娓娓道來,深情地講述了他在革命道路上的閱讀成長故事。

“1961年,我投身軍旅,立志‘多讀書多學習,當個好兵’。”在部隊,他深入研讀了衆多紅色經典著作。從部隊轉業,他成了一名翻砂工,再到供銷社工作,讀書的習慣始終沒有落下,數十年如一日。

退休後,爲了方便周圍羣衆讀書,楊毅把自己1000多冊的書籍分類整理,利用自家房屋,創辦當地首個農家“圖書館”,免費向青少年和社會各界開放。2023年他被評選爲全國新時代“百姓學習之星”,同年被評爲“四川好人”。

“過去條件艱苦,書籍稀缺,但我對知識的渴望從未減少。如今,時代進步了,學習資源豐富了,你們更應該好好把握,多讀書、讀好書。” 開學典禮上,精神依然矍鑠的楊毅勸勉師生,都要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

“楊毅爺爺讀書、愛書的故事教會我,讀書不僅是學習知識,更是培養堅韌精神和對生活的熱愛。”五年級學生李松林說,新學期,他將把楊爺爺的故事作爲自己學習的動力,更加勤奮地閱讀,讓自己的成績再進一步。

“身邊的榜樣,是最生動、最具感染力的教材。”新場小學校長劉海燕說,新學期邀請像楊毅老人到校講述他的親身經歷和感悟,就是想通過活生生的例子引導學生爭當他那樣的“學習之星”,長大後成爲對社會有用的人才;激發教師爭當“學習之星”,成爲弘揚教育家精神的踐行者和學生成長的引路人。(張丹、周福林、鍾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