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在我家》被譽教科書規格!第14個角色謝幕才登場引驚呼

《八月,在我家》演員陣容堅強。(綠光創藝提供,張大魯攝影)

綠光劇團世界劇場《八月,在我家》上週末於臺北國家戲劇院首周演出,陪伴觀衆探詢家庭課題,尤其是劇中探討的「原生家庭」及「女性角色」激起許多觀衆共鳴。觀衆席上星光雲集,包括張震、楊烈、楊麗音、林美秀、黃韻玲、李烈、丁寧、溫貞菱、黃豪平、於子育、陳庭妮、陳希聖、劇作家平路、影評人藍祖蔚、作家廖玉蕙、導演盧建彰等,不少看過11年前演出的觀衆再度進場,曾國城、陸明君等人都是11年後再度二刷。

《八月,在我家》曾獲普立茲劇本獎,得獎至今經過18年的仍經得起時間的驗證,演員陣容華麗又強大,網羅王琄、姚坤君、鄧安寧、樑正羣、顏嘉樂、朱宏章、張丹瑋、張晴、黃士勳、鄧雨忱、Miyaw Sika洪淳晨、王芝方等13位劇場演員同臺飆戲,被讚譽是神級演技的教科書規格;在舞臺上調度13位演員共演,在臺詞紛飛的狀態下,還能夠維持亂中有序的境界,幕後功臣導演吳定謙受到不少肯定。

吳定謙表示:「一齣戲要完成本來就不容易,更何況是這樣的一個大製作,從文本、設計、到執行都有太多環節必須細心對待,才能端出一個讓觀衆滿意的製作。對我來說導演的角色就像一艘船的船長,必須清楚知道方向,但要順利完成一段航程卻仰賴各部門工作人員的努力付出,才能將一艘大船平安駛達目的地。」

《八月,在我家》演員陣容堅強。(綠光創藝提供,張大魯攝影)

他在《八月,在我家》首演結束後的第一天,就立刻展開「海巡式謝票」。他在社羣上逐一回應觀衆文章與心得,不僅誠摯致謝,甚至與大家展開交流問答,細膩程度彷彿重返研究劇本時的狀態,展現對觀衆最真切的重視。

謝幕時出現第14位演員。(綠光創藝提供,張大魯攝影)

首周演出結束後,許多藝人紛紛在社羣分享推薦與感動觀後感,好評口碑迅速延燒,溫貞菱寫道:「這齣戲的所有演員們,用血肉與靈魂建構起的世界,讓我在其中既是旁觀者又像是參與者,這甚至無法只是推薦,是強制觀看等級。」作家廖玉蕙分享:「演員是一流的精彩,喧鬧的言辭交鋒,節奏感被絕對掌握;優秀的演員在聲嘶力竭中宣泄劇中人的傷痛,在駭笑裡凸顯事件的荒謬。這一場無止盡的深層挖掘,堪稱撕心裂肺。」

吉他演奏者譚啓序在演員謝幕後登場時,手中依然即時彈奏着全場的配樂,觀衆這才發現,原來整齣戲都是 LIVE演奏!他的音符不只貼合舞臺節奏,更精準到能隨着觀劇者的呼吸起伏而變化,當觀衆因劇情倒抽一口氣時,音樂竟同時夾擊心臟,重重敲擊,與劇情、情緒緊密交織的存在感,讓他被譽爲《八月,在我家》的 「第14位演員」,可說是實至名歸。

真實比例的二層樓房屋,讓觀衆彷彿窺探家庭內部的痛苦。(綠光創藝提供,張大魯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