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個全國科普月八桂科普大行動9月啓幕
本文轉自:人民網-廣西頻道
人民網南寧8月22日電 (雷琦竣)8月22日,首個全國科普月八桂科普大行動新聞發佈會在廣西新聞發佈廳舉行。會上獲悉,以“科技改變生活 創新贏得未來”爲主題的首個全國科普月八桂科普大行動將於9月正式拉開帷幕。全區上下協同聯動,根據行業特點、地方特色,共同爲廣大人民羣衆奉獻一場“科普大餐”。
2024年12月25日,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以下簡稱《科普法》),首次以法律形式將每年9月設立爲全國科普月。全國科普月的新設立,是在原有全國科普日活動開展的實踐基礎上,實現了多維度的升級。今年將迎來首個全國科普月,廣西科協認真履行《科普法》賦予的職責使命,積極與39家區直單位、14個設區市組織策劃首個全國科普月八桂科普大行動,開展“一十百萬”系列活動,以公衆可觀可感可參與的方式傾力打造“八桂科普嘉年華”。
“一”,即一個主場活動。9月初將在南寧市舉辦首個全國科普月八桂科普大行動啓動和主場活動,突出場景引入、體驗展示、現場互動等形式,設置主題科普展覽,開展羣衆性科普宣傳活動,邀請領導幹部“作表率”,發動科技工作者“亮絕活”,吸引廣大青少年和社會公衆“湊熱鬧”,帶動各地掀起科普活動熱潮,讓“科普月”成爲“狂歡節”。
“十”,即十個聯合行動。動員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科普陣地等開展“AI賦能科普、校園科普、企業科普、科普陣地、現代科技館體系、科普助力鄉村振興、學會科普、科普閱讀進萬家、健康科普惠民生、應急科普護平安”等十個聯合行動,聚焦不同場景,覆蓋各類羣體,營造熱愛科學、崇尚創新的良好氛圍。
“百”,即百場重點活動。發動全區各行各業,立足區域稟賦、行業特色和資源優勢,圍繞“科普報告話前沿、科普展覽探未來、千萬IP創科普、科學文化進基層”等四個類型,舉辦重點科普活動100場,打造一批主題突出、形式新穎、羣衆喜愛、具有廣泛影響力的科普品牌活動。
“萬”,即萬名科技工作者講科普。組織廣大科技工作者打頭陣,積極投身科普宣傳,通過線上直播、主題講座、互動實驗、技術培訓、科普沙龍等形式,將黨的創新理論和最鮮活的科學知識、最實用的科技技能送到田間地頭、工廠車間、校園課堂、社區家庭,打通科普服務“最後一公里”。
目前,活動各項準備工作正有序推進。廣西科協將加強統籌協調,推動全區上下聯動,依託地方特色和行業優勢,爲公衆奉獻一場具有“桂味”特色的科普盛宴,真正讓科普月成爲“科學的狂歡節”,爲提升全民科學素質、培育科技倫理與文化自信提供堅實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