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3天內 別用吸管、泡熱水澡

術後照護是傷口復原的關鍵。煥顏口腔齶面外科診所院長張明智表示,拔牙後的腫脹是正常的發炎反應,適度冰敷可減少血液循環,避免腫痛出血;有些人冰敷1天以爲沒有大礙就不管了,但發炎反應往往到第3天才到達高峰,因此建議術後3天持續冰敷,但也要適度休息,避免凍傷。拔牙後第3天起可改爲熱敷,促進血液循環、幫助瘀血吸收。

拔牙後也要調整日常習慣。張明智提醒,飲食以溫涼、易咀嚼爲主,避免過燙或刺激性食物,使用未拔牙的一側進食,避免牽動傷口;術後3天內避免泡熱水澡、劇烈運動、抽菸與飲酒,以免促進血液循環導致出血。

許多人拔牙後被醫護人員提醒「口水要吞下去」。張明智說明,因爲吐口水的動作會造成傷口上的血塊剝落,造成出血或乾性齒槽炎,因此一定要將口水吞下,不可以吐出或含着,且術後3天避免用吸管、大力漱口或吐痰。

拔牙後口腔有異味怎麼辦?張明智指出,由於食物殘渣掉入傷口,經過發酵而產生味道,不用太過擔心,術後3天傷口還未復原,不需刻意處理,可以使用無酒精成分的漱口水,含在口腔裡幫助去除異味;回診拆線之後,可用衝牙機或針筒沖洗傷口,去除食物殘渣。

張明智提醒,拔牙術後感覺痠麻,可分爲兩種類型。第一種是鄰近牙齒的痠麻感,通常與術後清潔不佳有關。拔牙後前方牙齒的牙根可能部分暴露,牙根本身非常敏感,若未妥善清潔,容易發炎與不適。患者常因擔心傷口而不敢刷牙,導致牙根區域持續痠軟。建議使用棉花棒沾漱口水輕柔清潔縫線周圍,待拆線後加強口腔清潔,大多數情況下都能逐漸恢復。

第二種則是下嘴脣的麻木感,可能與拔牙時壓迫到下齒槽神經有關。這類麻感的恢復時間較長,通常需數週至數月不等,要看神經受壓程度而定。張明智提到,醫師可能會開立高劑量的維生素B羣,有時也會短期使用類固醇,以促進神經修復。至於拔牙時注射的麻藥,通常會在2至3小時內退去,最長可能持續到隔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