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記者遊新疆:最酷的旅行之一

巴西247新聞網6月28日文章,原題:新疆之行揭示了現代性、文化多元性和西方敘事的瓦解 在《晚安247》節目的最近一期中,記者吉列爾梅·帕拉迪諾講述了他在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經歷,展現了該地區現代化、宗教自由和民族多樣性之間的和諧發展。“這是我經歷過的最酷旅行之一!”帕拉迪諾提及新疆之行時如是說道:“在新疆看到的風景與在中國其他地方看到的非常不同,但毋庸置疑,這就是中國。”

新疆有超過2500萬人口,生活着維吾爾族等很多少數民族。帕拉迪諾說,新疆有約2.4萬座清真寺,平均每500名穆斯林民衆就有一座。維吾爾語等當地語言也被廣泛使用,包括在街道標識中都能看到除了漢語以外的當地民族語言。

帕拉迪諾表示,他對新疆的城市化和活力感到驚訝。他說:“我原以爲新疆會更鄉村化、更隔絕。但我到了那裡後,看到了現代化的城市,有各種快餐店、購物中心,還有活躍的夜生活。例如在庫爾勒,你晚上10點半出門,會看到人們伴着音樂在廣場上開心地跳舞。”

對帕拉迪諾來說,他所看到的現實景象與西方敘事之間的反差十分明顯:“這裡的人們很自由:晚上在廣場上跳舞,去酒吧,吃烤肉。西方媒體大肆宣揚的所謂‘壓迫’在哪裡呢?”

帕拉迪諾在節目中還提到了新疆的地理優勢:與8個國家接壤。他說:“新疆對中國來說是一個重要戰略地區,它是中國連接中亞和歐洲的紐帶。”他還說,新疆地區人口的增長部分歸因於更高程度的經濟融合,以及新就業機會的出現。“如今,新疆的鐵路、機場、太陽能基地等產業蓬勃發展,人口流動是很自然的。這是發展的進程。”

帕拉迪諾的新疆之行,強化了實地新聞報道在打破刻板印象和調查複雜敘事方面的作用。他總結說:“在新疆,沒有西方一直期待看到的所謂‘緊張局勢、鎮壓’,我只看到了一座充滿活力的城市。這裡的民族多樣,各民族人們自由地說着自己的語言,表達着自己的信仰。現實比宣傳所呈現得更加多元。” (肖攀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