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大豆趁中美貿易戰坐地起價 今年暴漲79% 中買家卻步
巴西大豆資料照片。(取材自觀察網)
美中貿易戰下,中國暫停採購美國大豆,轉向巴西等國購買。不過,一張近日巴西桑托斯港的大豆報價單顯示,巴西大豆對中國出口價格較年初暴漲79.9%,創七年期貨升水新高,遠高於美國大豆的溢價,令中國買家卻步,集體暫停採購12月及明年1月船期的巴西大豆。僵局背後,是全球最大大豆進口國與主要供應國之間的深度較量。
由於中美貿易關係持續緊張,中國買家迄今尚未訂購任何美國新豆美國倉庫裡積壓着4200萬噸滯銷大豆,巴西農民則囤貨待漲,國際大豆貿易鏈條陷入罕見的靜默狀態。
大公報報導,巴西大豆漲價潮由多重因素推動。10月上旬,巴西北部主產區馬託格羅索州持續降雨,市場擔憂新季產量可能減少5%-8%。巴西新季大豆要等到明年1月底才能裝船,部分巴西出口商利用中國進口渠道相對集中局面,擡高報價以獲取超額利潤。
中國大豆進口格局變化也爲巴西提供漲價底氣。2025年1月至9月,中國從巴西進口的大豆佔比高達約80%。而美國大豆在中國市場的份額從2016年的41%降至2024年的21%。
中國大豆產業協會17日確認,中國買家尚未採購今年12月和明年1月船期的巴西大豆。數據顯示,中國的大豆儲備充足,可滿足國內消費需求。中儲糧4500萬噸大豆儲備足夠全國使用三個多月。10月剛剛拍賣了4萬多噸國產陳豆,11月還計劃追加投放進口儲備豆。
中國進口多元化戰略爲應對價格波動提供了迴旋餘地。2025年9月,阿根廷將大豆出口稅降至零後,中國買家在48小時內搶購了130萬噸大豆,相當於2024年全年自阿進口量的三成多。俄羅斯遠東地區每月也能向中國供應20多萬噸大豆,烏克蘭的貨源則通過中歐班列在20天內運抵。這種「主力+補充+備選」的供應組合,打破了過去對單一國家的依賴。
中央社報導,有行業人士認爲,中國買家尚未完全放棄美國大豆供應。「川習會」預計下週在南韓舉行,如果美中能夠達成貿易協議,中國油廠可能會在12月至明年1月期間轉向採購美國大豆,因爲美國大豆的價格比南美大豆更具吸引力。
中國2024年從美國進口價值126.4億美元的大豆,佔美國大豆出口總額的一半以上。但在美中貿易戰下,中國大幅減少採購美國大豆,中國海關總署數據顯示,中國9月份自美國進口大豆的數量爲零,是今年以來首度歸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