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王羲之的《蘭亭序》放到黃金格里,這字美到窒息!不愧爲天下第一
前些天發送了一條《蘭亭序》單字書法黃金格臨習的字帖,有眼尖的書友就發現了其中缺失了幾張,那一版本是我在網上整理的,我找了好久都沒有找到缺失的那幾個字。
索性不找了,我自己重新制作吧,花了幾天的時間將這一高清統一規格的單字書法黃金格字帖給做好了。不過,由於時間問題,我就沒有一一的把每個字的簡體字對應給打上了,畢竟蘭亭序是讀書那會必背的課文,想必大家都會背吧,不會寫翻譯了吧!
以前我們練習都會使用到田字格,更精準一點的則爲米字格。這一類格子我們統稱爲書法格,主要是不同的輔助線會起到不同的觀察效果。在書法的漫長學習過程中,臨習是每個書法人不可繞開的重要環節,而想要高效的臨習,精準把握每一個字的結構與比例是非常之關鍵的。
這時書法格就應運而生了,書法格也有着漫長的歷史,最開始的方格,後來從中添加輔助線,就又有了後來的田字格、米字格、回型格、九宮格等等,黃金格的出現可謂是一把 “神器” 的存在,它巧妙的將回型格、九宮格等合併在了一起。
這是由啓功先生髮明的黃金律練字法,仔細觀察會發現其中每個字的重心點在哪,相比於普通九宮格,中心會較爲緊湊。然後下面的格子是在其基礎上增加一個圓形虛線,便於初學者掌握字形大小而臨習。
其中線條的分割按照比例、角度設定等,旨在與漢字的結構規律完美契合。
啓功的這個黃金律結字法其核心價值在於將黃金分割的數學美學引入漢字書寫,通過定位A(5,5)、B(5,8)、C(8,5)、D(8,8)四個黃金分割點,構建出動態平衡的視覺框架。相較於九宮格的均分定位和米字格的線性分割,該法則在重心調節上展現出獨特優勢:既規避了傳統格網機械對齊導致的呆板,又以科學比例關係維持了結字的靈動美感。
在實際的應用當中,該方法要求筆畫軌跡經過黃金區域而非精準落點,這種彈性規則爲書者保留了創作空間,使字體在遵循數理規律的同時不失個性表達。對比田字格強調對稱、回宮格注重外廓的特點,黃金律結字法更注重內在結構的動態平衡,通過0.618的黃金比例協調筆畫疏密,使楷書結構在嚴謹中透出生機。
【往期好文】點擊下方藍色標題跳轉內容詳細頁面!
超多的書法學習資料,點擊上方公衆號名片,關注“書畫博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