罷團二階連署明送件 牛煦庭怒下辯論戰帖:跟選民把爭議說清楚

▲牛煦庭向罷免團體領銜人下辯論戰帖。(圖/記者屠惠剛攝)

記者鄭佩玟/臺北報導

大罷免潮如火如荼進行中,在藍營苦於一階連署涉僞造文書的司法戰時,民團罷免藍委二階連署卻是多點開花,罷免桃園第一選區立委牛煦庭案的領銜人、牧師陳曉煒預告,明日將聯合第一、四、六選區的罷團送件。牛煦庭今(4日)感嘆,上任纔不到半年就被倡議罷免,並向陳曉煒下戰帖,接下來100天應展現「民主典範」,共同舉辦公開辯論會,在選民面前把爭議說分明。

牛煦庭今透過臉書發表「致罷免領銜人陳曉煒先生」的公開信,表示請原諒他不用神職牧師的稱謂敬稱,畢竟現在罷免領銜人的政治光環,顯然遠超過牧師的身分。

牛煦庭說,前段時間,他忙他的質詢、法案,不愧對選民,陳忙於連署,他充分尊重,照陳的安排,第二階段的連署書明天就會送出,即將進入40天的查對期,沒有比眼下更好的時機,能把質疑論個清楚,能讓真相完整呈現在人民的眼前。

牛煦庭指出,選舉應該辯論,不同候選人,政見或有歧異,而各自發表,不見得能論實力高低,唯有真刀真槍的辯論,纔是政治人物是否適格的試金石,而罷免標榜的是公民權利的實踐,罷免團體對他的12項指控,在二階送件之際,他自當認真迴應,但既然要認真迴應,就不該只是各說各話,「罷免,更應該辯論。」

牛煦庭表示,陳曉煒身爲難以取代的領銜人,有義務認真聆聽他的辯解,他自己身爲被罷免人,也有義務現場回答疑慮,所以應該共同舉辦公開的辯論會,在所有選民的面前,把爭議說清楚,且真理越辯越明、場次越多越好,唯有如此,才能讓資訊的呈現能對稱、讓客觀的事實能彰顯、讓選民的理性決定最後的成敗。

牛煦庭續指,從去年5月開始,陳曉煒就開始倡議罷免,很多的「政治片段」,被斷章取義在網路、政論節目、記者會上擴散。過去1年和「牛煦庭、罷免」有關的媒體露出,平面新聞260筆、網路新聞3780筆、總計4040筆,平均一天超過10篇,這還沒算電視新聞以及政論節目的長時間轟炸。他痛批,過去一年,陳曉煒佔盡便宜,「接下來的100天,能不能讓第一選區有一個好好建立『民主典範』的機會?」公開辯論的場次、時間、地點、形式都可以商量,誠摯希望在週一送件之餘,能夠接下這個合理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