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三月底登場 首度頒發藝術探新獎
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Art Basel Hong Kong)將於2025年3月28日起至30日止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HKCEC)舉行,並將於3月26日和27日開放貴賓預展。今年共有來自42個國家和地區的240間世界藝廊參與展出,其中23間藝廊爲首度參展。今年也將於展覽期間揭曉「美高梅藝術探新獎」(MGM Discoveries Art Prize)的首屆獲獎者。
巴塞爾藝術展。 圖/巴塞爾藝術展提供
今年有超過半數的參展藝廊來自亞太地區。核心展區包括彙集知名藝廊的主要展區「藝廊薈萃」(Galleries)。聚焦新興藝術家個展的「藝術探新」(Discoveries),以及呈獻亞洲與亞太區藝術家作品的「亞洲視野」(Insights),其中「亞洲視野」今年主要展出具有歷史意義的亞洲攝影作品。
今年首度參展的Aeneas Bastian Fine Art來自柏林,將於「藝廊薈萃」將Joseph Beuys的雕塑和Andy Warhol的肖像作品並列展出,致敬兩位藝術家;此爲沃荷作品「Joseph Beuys」,1980年。 圖/巴塞爾藝術展提供
臺北亞紀畫廊(Each Modern)於「亞洲視野」展區呈獻展出由中平卓馬在陷入昏迷之前及之後創作的攝影作品,此爲中平卓馬 (Nakahira Takuma)作品「無題」(Untitled),1968–70/2024。 圖/巴塞爾藝術展提供
今年,巴塞爾藝術展首次攜手香港獨立藝術機構Para Site藝術空間策劃公共項目「光映現場」(Film),呈獻亞洲及其他地區電影人的作品,提供跨越地域界限的全球視角。全新創立的「美高梅藝術探新獎」,旨在支持新興藝術家並培育新秀人才,將於2025年首次頒發。獲獎者將於明年三月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期間揭曉,5萬美元獎金將由藝術家與其代表藝廊共享,獲獎者還將有機會在澳門展出作品。
亞洲藝術中心(Asia Art Center)首度進着「藝廊薈萃」展區,將聚焦臺灣50至60年代的先鋒藝術運動。此爲朱爲白(CHU Weibor)作品「歸元(萬物歸零)」Start Over, 1997。 圖/巴塞爾藝術展提供
展覽期間,由巴塞爾藝術展和M+共同委約創作、瑞銀集團(UBS)呈獻的作品《Night Charades》將點亮M+幕牆(M+ façade),向香港的電影文化致敬。新加坡藝術家何子彥夠過人工智能重新創作,並利用演算程式不斷重新剪輯,通過動態的形式重新詮釋歷史,喚起香港獨特電影遺產的集體記憶,同時也產生富有未來感的新穎畫面。
首度參展的北京墨方(mocube)墨方(北京),將於「藝術探新」展區呈獻朱田的個人展覽,通過表演、視頻裝置和思辨性哲學文本探討現代的自戀心理及其它當代知識與文化危機;此爲朱田作品「哭哭燈」,2025年。 圖/巴塞爾藝術展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