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炯爭議引外媒報導 方恩格受訪稱:大罷免崇拜納粹 是什麼道理?

726大罷免大敗後,網紅「八炯」被揭發曾透露「研究納粹如何操控羣衆反共」等言論,引起外媒關注。(本報資料照片)

網紅「八炯」的納粹言論,引起外國媒體關注,英國廣播公司(BBC)中文網8日報導此事。「臺灣猶太協會」創會理事長方恩格接受BBC訪問時質疑,他們說大罷免是爲了保護民主,另一方面卻誇讚和崇拜納粹,是什麼道理?

BBC中文網報導,7月26日大罷免大敗後,陣營出現裂痕,「閩南狼」陳柏源於8月3日發佈影片,揭露八炯的納粹言行後,驚動臺灣各界。國民黨批評大罷免與政治極端主義連結,德國在臺協會發文譴責任何「納粹手勢與符號的使用與標示」。「八炯」隨後拍影片道歉,稱深刻反省並意識到說法不妥。民進黨表態「譴責任何消費、運用納粹符號的行爲」。

BBC中文網指出,除了八炯,近月來臺灣政壇多次出現納粹相關爭議。分析說,這反映出臺灣歷史教育的結構性問題,大衆對世界史認識淺薄,與國際社會存在明顯落差。

BBC也訪問了美籍律師、「臺灣可巴德猶太協會」創會理事長方恩格(Ross Feingold)。方恩格表示,相信事件並非出於反猶主義(antisemitism),而是因爲無知,但已冒犯在臺灣居住的500至1000名猶太人。

美籍律師、「臺灣可巴德猶太協會」創會理事長方恩格(Ross Feingold)。(方恩格提供)

方恩格直言,他不知道這些言行有多誇張和嚴重。他們說大罷免是爲了反對極權、保護民主,另一方面卻誇讚和崇拜推翻民主的納粹,是什麼道理?

BBC報導稱,事實上,臺灣公衆人物引發納粹爭議並非首次。方恩格坦言他在臺定居30年,看到類似事件不斷髮生,「已經習慣了」。

他表示,臺灣社會部分人認爲希特勒雖罪行累累,但很有領袖魅力,政治上很會動員羣衆;部分人則將納粹作爲政治比喻,攻擊政敵。

方恩格強調,這兩種通通都很不對,臺灣已經民主化近40年,應該要更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