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指標」預告美股將崩盤?這個數字才更讓人害怕

相較於巴菲特指標,席勒CAPE可能更令美股投資人感到憂心。路透

隨着那斯達克100指數與美股七雄上漲帶動美國股市市值不斷膨脹,衡量美股價位的「巴菲特指標」已逼近220%,創歷史新高,但基於這些企業高度依賴海外營收,以一國國內生產毛額(GDP)計算的巴菲特指標可能已過時。相較之下,席勒景氣循環調整後本益比(CAPE)在企業獲利可能承受巨大壓力之際仍改寫新高,才令人感到憂心。

巴菲特指標以有「股神」之稱的波克夏董事長巴菲特命名,計算方式是美股總市值除以GDP,Current Market Valuation數據顯示目前巴菲特指標爲217%。從這個指標來看,美股可能已進入泡沫破裂階段。

不過,巴菲特指標如今可能已過時,原因是美國許多大企業事業版圖橫跨全球。數據顯示,整體而言,2024年美股標普500指數成分股企業28%營收來自國外,包含許多較小企業的羅素2000指數這個比率爲20%。如果只看過去幾年市值成長主要推手美股七雄,這些業者約半數營收來自國外。

Current Market Valuation是以65.47兆美元市值除以30.15兆美元GDP,算出目前巴菲特指標爲217%。如果把市值減掉10兆美元以反映美股七雄半數營收來自國外的事實,巴菲特指標將降至183%。如果把所有資訊科技類股納入考量,巴菲特指標還會進一步大幅下降。

相較之下,席勒CAPE確實令人感到憂心。席勒CAPE根據股票經通膨調整10年本益比計算,目前爲39.92倍,逼近40倍關卡。席勒CAPE最近一次突破40倍是在網路泡沫破滅時期,當時其實也是該指標首次升破40倍。在那之前席勒CAPE不曾升破30倍,經濟大蕭條前夕是例外。換句話說,目前席勒CAPE已高於經濟大蕭條時期,逐漸逼近網路泡沫破裂時水準。

格外令人擔心的是,目前幾乎可以確定企業獲利正承受巨大壓力。根據最新標普全球初步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報告,衡量美國企業9月投入成本的指標爲62.6,高於一個月前的60.8,但衡量企業收取價格的指標從58.3降至56。

席勒CAPE節節攀升顯示在企業獲利可能承受巨大壓力之際,投資人爲企業獲利付出的代價愈來愈高。高本益比通常反映投資人預期企業獲利未來將強勁成長,但如果業者無法轉嫁日益增加的成本,企業利潤率將承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