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德外役監導入「醫院職能治療資源」 盼打造收容人復歸新路
▲法務部矯正署八德外役監近期引進職能治療強化職涯輔導,協助收容人逐步提升自我效能與復歸能力。(圖/八德外役監提供,下同)
記者郭運興/臺北報導
法務部矯正署八德外役監7日表示,團隊積極推動多元教化與專業處遇,近期引進職能治療強化職涯輔導,協助收容人逐步提升自我效能與復歸能力。以「從探索到設計:打造屬於自己的職涯生活」爲主題,正式展開個案會談與系列課程。
八德外役監表示,此方案在引導收容人理解自我發展與生涯規劃的關聯,透過探索個人興趣、能力與價值觀,協助其認識職涯方向,並培養以積極與靈活的心態面對未來挑戰,特別邀請三軍總醫院北投分院司法病房職能治療師葉俐君擔任師資,結合臨牀與矯正專業,進行專業且務實的個案會談。
八德外役監指出,本次會談,個案小米(化名)爲自願參與者。他擁有高學歷與多項專業背景,過去曾任職不同領域專業人員且具備良好統整規劃能力。然而,因自信心不足、情緒表達受限及缺乏穩固的社會支持網絡,且深陷囹圄,對於未來感到迷惘。透過完整職能治療評估與會談,小米逐步釐清自身優勢與挑戰。短期目標以專業領域爲基礎,確立穩定就業方向;中期目標則強化人際互動與壓力管理技巧,長期目標則朝技能多元化與社會再適應發展,爲日後重返社會奠定基礎。
八德外役監指出,治療團隊除協助個案職能會談外,並辦理多項團體課程,課程包括情緒調適訓練、正念減壓、認知行爲取向治療。同時,亦強調修復家庭關係與擴展社會支持網絡,期能協助收容人完成從監所到社會的過渡。
八德外役監強調,此次跨域合作充分展現醫療專業與矯正教育結合的價值,不僅能協助受刑人強化職涯規劃也能促進其情緒調適、重建家庭與社會連結。未來,將持續推動此類計劃,並逐步建立跨專業合作的常態化機制,期望讓更多收容人能在「探索自我、規劃未來、復歸社會」的循環中找到新方向,翻轉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