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步趕蟬”步法火遍全網 骨科醫生現身教學講解 看看你適不適合練
封面新聞記者 吳冰清
“學會可三步並兩步,達到時速30公里。”最近一段時間,“八步趕蟬”步法火了,不少網友也開始了實測,不過,有人說確實“提速”了,也有人表示“特別累”“跑200米心率快2000了”。
這個“魔性”的步法是否可以“推廣”?練習時需要注意什麼?封面新聞記者諮詢了骨科醫生。
全網學習“八步趕蟬”
有人說省力有人測試後“心率快2000了”
日前,河北一博主在社交平臺分享了“八步趕蟬教程”,並稱“學會可三步並兩步,達到時速30公里。”
視頻中,該博主對這一步法進行了講解:身體下蹲保持重心,左腿向前一步,身體重心前移擡起右腿,左腳前彈一下,右腳落地左腳擡起,右腿前彈,重複動作左右反覆練習。
一時間,網友也“玩”起來了。有人表示自己也“練過”,就是小時候的“單腳跳步跑”“放學快樂步”“咯噔步”;有人總結這個步法“移速+30%,消耗+50%,顏面-100%”;還有人玩起了段子,“我是浙江人,吃完早飯就出發了,現在剛到雲南”“青春沒有售價,八步趕拉薩”“學會了 準備自駕去新疆”。
也有網友進行了實測。“特別累,容易喘”,四川的一位網友在體驗後表示,這類似於HIIT(高強度間歇訓練)。另一位遼寧的網友用“八步趕蟬”跑了200米,“跑200米心率快2000了”。
醫生:正反面影響都有
肥胖、青少年以及骨質疏鬆人羣不要嘗試
“這個其實是取材於傳統武術的一些動作。”成都八一骨科醫院骨二科(筋傷科)副主任醫師鄭磊表示,“八步趕蟬”藉助了關節屈伸的一種彈性,是一種結合了跳躍、奔跑的動作。
這個動作對人體的影響也是一把雙刃劍。“它可以增強下肢肌肉的力量,改善關節的靈活性,而運動量的提升,也可以讓心肺功能有相應的提升。但是也會有潛在的風險,比如用力不當造成半月板的撕裂、韌帶的損傷,如果本身韌帶有鬆弛,有可能造成髕骨的脫位。”
鄭磊介紹,由於動作中存在跳躍,在場地方面,建議選擇塑膠跑道,這樣可以吸收緩解對關節的衝擊。此外,他也表示,這樣的動作並不適合體重超重的肥胖人羣、骨骺未閉合的青少年以及骨質疏鬆的人。
劃重點:練習時腳尖不能內扣外翻
不能一開始就“上量”
想要從運動中獲得獲益,就需要正確、科學的方式。“動作如果不規範或者沒有基礎一來就上量,很容易形成損傷。”
鄭磊現場進行了一段演示,他表示,在整個過程中,腳尖要保證是向前的,跟重心要保證在一條直線,“腳尖內扣或者外翻都要引起半月板的磨損。”
對於平時沒有運動基礎的人,嘗試這樣的動作需要循序漸進。“從慢動作、短時間開始,每次運動建議以15分鐘、半個小時爲度,每天增長一定的時間,讓身體有個逐步適應的過程。”鄭磊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