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IC 產業前景亮!外資按讚臺廠出列

AI規模持續擴大、各大雲端服務業者(CSP)加速導入自研晶片的趨勢下,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SIC)正成爲AI市場即將崛起的第二大成長支柱。法人看好,臺灣供應鏈的完整性與技術優勢,有望在此趨勢中扮演關鍵推手,持續吸引外資加碼佈局,包括臺積電(2330)、聯發科、日月光投控等後市看好。

市場法人分析,輝達(NVIDIA)今年發表全新NVLink Fusion架構,允許合作伙伴透過其封閉生態系建構半客製化AI基礎設施,夥伴包括聯發科、世芯-KY等;而CSP爲降低成本與縮短開發時程,將加速導入自研或委制ASIC方案,未來趨勢明確。

另外,相較於通用型GPU,ASIC可針對特定AI模型或工作負載進行最佳化設計,不僅具備更高效能與能源效率,也能有效壓低長期營運成本。隨着Google、Meta、微軟及Amazon等科技巨頭陸續投入ASIC自研專案,預期2025年後ASIC出貨將進入成長快車道,滲透率有望顯著提升。

綜合近期花旗、高盛、麥格理、匯豐等最新出具的外資報告中,都普遍看好ASIC所帶動的產業潛力,特別點名在AI ASIC相關受惠的臺廠,包括:臺積電、聯發科、日月光投控、世芯-KY、信驊、旺矽、穎崴、鴻海、緯穎、緯創、聯亞、全新、奇𬭎、富世達、雙鴻、川湖、勤誠、臺光電、金像電、智邦等,後市可期。

除了臺積電在先進製程與CoWoS封裝技術的領先地位外,世芯-KY則憑藉客製化設計服務與矽智財(IP)技術,積極卡位CSP自研晶片專案;此外,高速傳輸需求帶動的共同封裝光學(CPO)、矽光子材料與ABF載板,也讓臺系PCB、材料與散熱供應商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