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媒:北京對澳年輕人展開魅力攻勢
澳大利亞廣播公司7月23日報道,原題:中澳青少年交流項目旨在打造未來的親密關係 北京正在針對澳大利亞年輕一代展開魅力攻勢,因爲塑造今天的思想意味着塑造明天的親密關係。北京希望在世界舞臺上展現不同形象:更開放、更現代化,同時不那麼具有“威脅性”。對北京而言,改變世界對中國的看法如今已成爲國家優先事項,在中澳關係的新階段中,將目標鎖定在年輕人身上(包括青少年和大學生),以幫助實現這一目標。
中澳總理年度會晤聯合成果聲明提到,雙方歡迎更多澳青少年通過國際青少年交流項目和計劃等赴華交流訪學。這是一個溫暖且措辭謹慎的姿態,但卻具有政治意義。
阿爾巴尼斯此次高調訪華,是2022年兩國領導人在巴厘島會晤後開啓的外交緩和進程的延續。自那時起,中國逐步取消貿易制裁、恢復高層對話,並表示希望與堪培拉重建關係,特別是通過人文交流。其中,青少年交流如今已成爲北京軟實力戰略的核心。
中國開展青年外交的做法並非新鮮事。2023年末北京啓動“美國青年使者交流學習計劃”,未來5年邀請5萬美國青少年來華交流學習。代表們將訪問各大城市、大學和文化地標,所有行程都精心安排以展現中國的積極形象。
在澳中總理髮表上述聯合聲明後,這一模式正悄然擴展到包括澳大利亞在內的其他國家。儘管尚未公佈正式配額,但北京方面的意圖很明確:希望有更多澳大利亞青少年來華。對中國來說,理由很簡單:青少年交流是讓中國更具親和力、對抗全球負面敘事以及培養友好關係的一種方式。對澳大利亞來說,這些項目具有潛在的益處,可以幫助澳大利亞年輕人提高亞洲文化認知、中文水平,並加深對地區態勢的理解。在兩國都努力加強貿易與投資合作的當下,文化交流爲雙方交流互動提供了一個相對安全且中立的平臺。
在此背景下,阿爾巴尼斯政府正努力處理與中國的複雜關係,包括旅遊、教育和文化外交在內的人文交流一直是這種努力的核心部分。北京長期以來一直呼籲“講好中國故事”。青少年交流顯然是其中一部分,如果做得好,能夠幫助彌合差距並培養對兩國有更深入瞭解的未來領導人。(作者Bang Xiao ,辛斌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