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貴的GPT-4.5落寞 OpenAI的閉源豪賭還能走多遠?
當地時間2月27日,OpenAI正式發佈了其最後一個非思維鏈模型——GPT-4.5。
OpenAI表示,GPT-4.5是其迄今爲止最大、最好的聊天模型,用戶與它的交互感覺會更自然。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瞭解,GPT-4.5目前可以訪問最新的信息,支持搜索、文件和圖像上傳,並能通過畫布進行寫作和代碼編輯,但不支持ChatGPT中的語音模式、視頻和屏幕共享等多模態功能。
整個發佈活動十分簡短,僅持續了約13分鐘,並且OpenAI CEO山姆·奧特曼(Sam Altman)未參加。
對於GPT-4.5,奧特曼評價稱,這是第一個讓他感覺“像是在和一個有思想的人交談”的模型。他同時還揭露GPT-4.5面臨的一項嚴峻挑戰——“GPU短缺”。
“這是一個龐大且昂貴的模型”。奧特曼直言,OpenAI目前的GPU儲備已經告急。爲此,新發布的GPT-4.5只能先推送給每個月付費200美元的ChatGPT Pro用戶。
“這不是我們想要的操作方式,下週我們將添加數萬個GPU,然後將GPT-4.5推廣到ChatGPT Plus用戶”。奧特曼說。
情商更高、幻覺更低
據OpenAI介紹,GPT-4.5是以GPT-4o爲基礎進一步擴展了預訓練,其在設計上要比推理模型更通用。
訓練過程中,OpenAI主要通過擴展無監督學習和思維鏈推理兩種範式來提升GPT-4.5的能力。
其中,擴展思維鏈推理教會模型在響應之前進行思考,使它能夠解決複雜的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STEM)或邏輯問題。而擴展無監督學習可以提高模型的準確性,降低幻覺率,並改善聯想思維。
在SimpleQA基準測試中,GPT-4.5的準確率爲62.5%,幻覺率爲37.1%,這一成績要遠優於GPT-4o、OpenAI o1和o3-mini等模型。
此外,爲了讓模型更好地理解人類的意圖,OpenAI還開發了新的可擴展技術,這些技術能夠利用較小模型的數據來訓練更大、更強大的模型,這進一步提高了GPT-4.5的可操控性、對細微差別的理解以及自然對話的能力。
在人類偏好衡量測試中,GPT-4.5在創意智力、專業查詢和日常查詢方面的表現均要高於GPT-4o。
基於這些優化,OpenAI在早期測試中發現,GPT-4.5的知識庫更廣泛,理解用戶意圖的能力更強,而且“情商”更高,這讓它在寫作、編程和解決實際問題等任務上表現出色。
談及未來模型的發展方向,OpenAI提出,“我們相信推理將成爲未來模型的核心能力,而預訓練和推理這兩種擴展方法將相互補充。隨着像GPT-4.5這樣的模型通過預訓練變得更智能、知識更豐富,它們將成爲推理和工具使用智能體的更強大基礎。”
“天價”的閉源模型
對於新發布的GPT-4.5,一位大模型行業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兩年前OpenAI發佈GPT-4時曾驚豔世界,並引領了整個大模型行業的發展。但這次發佈的GPT-4.5似乎沒有太大升級,這讓他有些失望。
實際上,OpenAI在發佈GPT-4.5的同時一直強調,該模型並非前沿架構版本,因此在部分場景下的表現可能不及o1或o3-mini等尖端模型。
奧特曼也表示,“GPT-4.5不是一個推理模型,因此不會超越基準。但它是一種不同類型的智能,有一種我從未感受過的魔力。真的很期待人們嘗試它!”
可十分尷尬的是,目前想要嘗試GPT-4.5的成本非常高。
據記者瞭解,如果現在想要在ChatGPT中體驗GPT-4.5,必須花費200美元成爲Pro用戶;如果是通過API接入,那每百萬tokens輸入75美元/輸出150美元的價格,也堪稱天價。
與GPT-4o相比,GPT-4.5的輸入價格是其30倍,輸出價格是其15倍。若與DeepSeek V3相比,GPT-4.5的輸入價格更是高達280倍,輸出價格高達150倍。
高昂的價格,讓GPT-4.5變得毫無性價比。OpenAI也指出,GPT-4.5是一個非常龐大且計算密集型的模型,比GPT-4o更昂貴。因此,OpenAI也在評估是否繼續長期提供GPT-4.5的API服務。
由此可見,GPT-4.5更像是一個過渡版本的模型,與之相比,外界或許更期待GPT-5的發佈。
奧特曼在2月中旬已經明確表示,將在未來幾個月內推出GPT-5,並且該模型將整合OpenAI的大量技術,包括o3,並應用於聊天機器人ChatGPT以及API平臺。因此,OpenAI不再計劃將o3作爲獨立模型發佈。
奧特曼稱,在GPT-4.5發佈之後,OpenAI的首要目標是通過創建能夠使用所有工具的系統來統一公司旗下的AI模型,讓它能自主判斷何時需要深度思考,何時無需多想,並且能夠廣泛適用於各種任務。
他還宣佈,GPT-5發佈後,ChatGPT用戶將在標準智能設置下免費無限制使用,而Plus和Pro用戶可以體驗更高的智能水平。
將最新的模型免費提供給用戶,這也被外界認爲是OpenAI向市場作出的妥協。360集團創始人周鴻禕近日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經過兩年的發展,大模型行業的格局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尤其是OpenAI構建的閉源壁壘,正在被開源浪潮瓦解。
周鴻禕舉例稱,“假如OpenAI現在推出GPT-5,能力比DeepSeek強,大家也不一定會去使用,因爲DeepSeek免費,而且開源是更可信任的。”
他進一步表示,“當一個開源模型在性能上可以比肩閉源模型時,會形成強大的虹吸效應,並催生出一個繁榮的生態。在這裡,許多基於開源模型的成果會加速涌現,同時這些成果也會回饋開源生態。因此,未來開源一定會戰勝閉源。”
當下,OpenAI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據市場消息,OpenAI正在尋求新一輪融資,並且這輪融資可能會使其估值翻倍,達到驚人的3400億美元。
但公司高管接連出走、Scaling law放緩等變化,都讓OpenAI的投入產出變得更加不確定。尤其是DeepSeek R1等開源模型的崛起,讓整個行業的風向發生了改變,外界十分好奇,OpenAI接下來能否藉助醞釀已久的GPT-5來捍衛自己的市場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