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的GPT-5會否開啓人工智能界的價格大戰?

財聯社8月11日訊(編輯 馬蘭)OpenAI上週推出了最新旗艦大模型GPT-5,該公司首席執行官奧爾特曼自稱GPT-5是世界上最好的模型。而就在幾天前,OpenAI剛剛公佈了兩款免費開源模型。

OpenAI快速上新多款產品的策略,頗令業界意外,更讓人工智能從業者矚目的是,OpenAI爲GPT-5設定了一個極具競爭力的價格,可能將打破其他公司的價格體系。

頂級GPT-5 API的輸入費用爲每100萬個token1.25美元,輸出費用爲每100萬個token 10美元。

這一費用與谷歌的Gemini 2.5基礎訂閱價格相同,但谷歌在輸入或輸出超過20萬個token後將加收更高的費用。

另一個競爭對手Anthropic則爲Claude Opus 4.1設定了更高的價格,每100萬個輸入token費用爲15美元,而每100萬個輸出token費用爲75美元。

谷歌的Gemini 2.5和Anthropic的Claude Opus 4.1,在性能上與GPT-5水平接近,但費用上看都比GPT-5更加昂貴,這也讓開發者們對GPT-5十分推崇。

無法覆蓋成本

雖然有用戶在GPT-5上線後抱怨,新模型沒有GPT-4o那麼人性化,並導致OpenAI後來重新開放了以前的模型。但對於開發者們來說,GPT-5顯然比GPT-4o更有性價比。

OthersideAI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Matt Shumer表示, GPT-5比GPT-4o更便宜,這真的太棒了,每一美元創造出的智能價值持續提升。

還有一些用戶則直接鼓吹GPT-5是“定價殺手”,並可能引發其他人工智能公司的價格戰。但也有科技業者指出,OpenAI目前的定價無法覆蓋成本,這給未來增加了很多不確定性。

科技行業已經投入了數千億美元以在美國建設數據中心和其他基礎設施,以滿足人工智能需求,但距離人工智能創造足夠利潤仍有數年的距離。

OpenAI與甲骨文簽訂了每年300億美元的數據中心合同,但其年度經常性收入直到最近才達到100億美元;而其他大型科技公司的步子邁得更大:Meta計劃今年在AI基礎設施上投入高達720億美元;谷歌母公司Alphabet已預留850億美元用於今年的資本支出。

這些支出通常意味着人工智能模型的成本將在未來幾年內迅速上升。有業內人士評論,有API需求的初創企業們,或許不該爲OpenAI此時的低價策略而大舉慶賀,因其很可能是搶佔市場的暫時性舉措,並在未來存在大幅漲價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