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陽餐飲界的“胖東來”之(二)一碗捋面的溫暖傳承

大象新聞記者 孫喜增

2025年春節期間,一篇“我的恩人”的感謝信在安陽市民間傳閱,猶如冬日的暖陽,溫暖着每一位閱讀者的心,一段因公益而結緣的暖心故事也在安陽傳爲佳話。故事的主人公之一是安陽永超捋面的傳承人王永法,另一位則是市民宋雲花及其兒子。

王永法作爲永超捋面這一傳統技藝的傳承人,多年來不僅致力於將捋面手藝發揚光大,還懷揣着一顆熾熱的公益之心。他經常參與各類公益活動,希望能爲身邊的人送去溫暖與幫助。

從鄉村走出來創業的王永法,經歷過困苦生活的掙扎,心裡總是牽掛着同樣經歷的孩子。2007年,原安陽縣銅冶鎮西傍佐村11歲的吳京龍的父親去世,母親宋雲花臥牀不起。王永法在一次聽廣播中得知了情況,第一時間給孩子送去慰問金和日常用品。此後10多年的時間,他對孩子的資助和鼓勵從未間斷。如今,吳京龍已經參加工作能夠自食其力。宋雲花激動地告訴記者:“王永法是我們家的恩人,沒有他就沒有孩子的今天。”

而王永法的公益之舉,不僅僅是物質上的支持。他還會邀請宋雲花母子到自己的麪館,親自爲他們做上一碗熱氣騰騰的捋面。這碗捋面,不僅是美食,更是傳遞溫暖與關懷的紐帶。在與宋雲花母子相處的過程中,王永法也會分享捋面的製作技巧和背後的文化故事,讓他們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

宋雲花感動地說:“恩人對我們母子的幫助,不是一時的,而是長久的關心。他的善良和熱心,讓我們在困難中感受到了溫暖和希望。”

王永法則表示:“公益不是一時的衝動,而是長期的堅持。我只是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希望能給他們的生活帶來一點改變。”

在這個寒冷的冬日,王永法與宋雲花母子因公益結緣的故事,就像安陽街頭的一碗熱捋面,溫暖着每一個聽聞者的心。它不僅展現了個人的善良與擔當,也爲弘揚社會正能量、促進社會和諧樹立了榜樣。

《我的恩人 》

我這輩子很榮幸能夠認識一位貴人,他也是我的救命恩人,他就是王永法先生。因爲之前有了他多年的慷慨解囊和熱心相助,所以現在也就有了我許許多多的回憶和忘不了。

這還要從十八年前的春天開始說起,當時由於家中沒有經濟來源,所以生活上非常困難,我和十一歲的孩子僅靠低保來維持生活。當家中僅剩不到十五元錢,已經沒有面吃的時候,萬般無奈也是無可奈何的情況下我只好向我們安陽人民廣播電臺《市政熱線》節目打了一個求助電話。當時節目正在直播,我和主持人說:“我家沒有面吃了,希望有關部門能夠給予救助”。沒想到這個節目被正在開車的王永法先生給聽到了。就是我那句“沒有面吃”的話牽動了他的心,他當即和電臺的人員取得聯繫並表示願意幫助我,由此可見他是一個多麼善良、多麼有愛心的人呀!然後他和電臺的人員要了我的手機號給我發來一條短信說:“明天我會去看你”。雖然這是一句很簡短、很平常的話,但是對於我來說,卻是那樣親切、那樣溫暖。次日,王永法先生還有電臺的人員來到我家,他給我買了一袋五十斤重的麪粉、一大捆掛麪和一壺食用油,王永法先生還給了我六百元錢。當時由於感動我控制不住放聲大哭,在那一刻,是他們的到來、他們的幫助,使我真切感受到了社會大家庭的愛、感受到了這人間充滿了真情。我永遠都忘不了王永法先生進門後和我說的第一句話就是:“以後我不會讓你沒有面吃”。到臨走時,又告訴我說:“我會一個月來看你一次”,不管什麼時候,我想起他說的這兩句話,還有他給發的那條短信,我的心都是暖暖的、倍感親切。在這裡,我向那天所有到我家的人員說聲謝謝,並祝他們都一生平安!同時我也非常感謝我們安陽電臺,並且祝願市政熱線節目越辦越好、越辦越紅火,就像那芝麻開花節節高!

我忘不了自那次以後,王永法先生和他的朋友一趟又一趟的開車奔波行駛在安陽至銅冶鎮西傍佐北莊村的路上,把他們滿載的大愛與博愛一次又一次送到我宋雲花的家中,隨着他們來家的次數增多,我家的物品物件也一樣樣的多了起來,他們給送來的都有:電飯鍋、電磁爐、電磁爐上用的飯鍋、炒鍋和蒸鍋,還有一個新茶壺、盆、勺、鏟子、削皮刀、大米、麪粉、食用油、醬油、醋、普洱茶、八寶粥、純牛奶、方便麪、露露、饃片、火腿腸、蝦米、香腸、雞蛋糕、道口燒雞和臘肉、香蕉、西瓜、花生、大紅棗,還有八月十五給買了好幾箱月餅,臘月二十三給買了芝麻糖;到過春節時,他們給送來的有:大小花糕各種饃,皮渣豆腐各樣菜,生肉熟肉共有十幾斤,還有一千元錢,以上所說的食用品都是買了又買,給我們買了好幾年。我忘不了他們對我孩子像對他們孩子一樣好,冬天他們給孩子買棉衣,夏天給孩子買夏天的衣服,春秋還有兩季衣,一年四季衣不同,記得當他們給孩子買來新棉襖棉褲和棉鞋的時侯,晚上睡覺前我讓孩子試穿一下,沒想到孩子穿上以後再也捨不得脫下來,非要穿着衣服睡覺,因爲這是孩子長到十一歲第一次穿新衣服,看孩子那樣,我不好勉強,只好讓孩子穿着新棉衣棉鞋睡了一個晚上。我忘不了冬天王永法先生擔心我們母子受凍,給我們買來了帶暖氣的火,還給了我們兩千元錢,這真的不僅暖身又暖心。到了夏天我家房頂漏雨,王永法先生又掏一千多元錢找人來做了防水;我忘不了待孩子上了中學以後王永法先生給孩子送來了三千元生活費,後又給了兩千元錢。有一次孩子去安陽誤了最後一趟車,孩子給他王永法叔叔打電話,當時王永法先生在外地,他又打電話讓他一個兄弟給孩子送來二百元錢,讓孩子打車回家。當初王永法先生已經把我孩子當成他自己的孩子來撫養來對待了;我忘不了由於我以前欠人家兩千元錢,我無力償還,王永法先生知道後又專門給我送來兩千五百元錢。有時他實在忙的走不開,他還讓他的司機來給我們送過兩千元錢。我忘不了王永法先生和他的朋友還給我們送來了一臺大彩電還有一個像小房子一樣的蚊帳和一把花雨傘。夏天爲了讓我們到院子裡去乘涼,還送了好幾個涼蓆,家裡電線幾次發生短路,都是他們直接帶着電工來給接的線,後來又幹脆換成了新線,在我手機不能用的時候,他們先後給我送來三部手機,話費都是他們給衝的。在他們幫助的那幾年,凡是家中所需的物品物件他們全都管,就連大寶、洗髮水都是他們給買的。在我肚子疼的時候,還給我送來止疼藥……這一樁樁、一件件,我真的是說也說不盡、道也道不完。雖然他們幫助我的地方還很多,但是由於篇幅的關係,我不能在這裡一一列舉,總之,他們當初對我的幫助就好比冬日暖陽、雪中炭,也像是夏天陰涼、及時雨。

我永遠都忘不了在那艱難、困苦的日子裡,也是在我心力憔悴將要支撐不住這個家的時候,就在這關鍵時刻,是王永法先生及時向我伸出了援助之手,用他的熱心和愛心爲我們撐起了這個家;我忘不了他一路之上慷慨解囊、熱心相助、幫扶我們一年又一年,救助我們一程又一程,他就那樣好不容易纔使我們家走出了困境。所以我永遠都忘不了王永法先生,忘不了他當初往我家投入了多少人力、物力和財力,也忘不了我們這個家庭曾凝聚了他多少的心血與汗水,他和我們不是親人勝似親人,不是一家人卻親同一家人一樣,所以我覺得,他當初往我家獻的那種愛是這世界上最純潔、最高尚也是最偉大的愛。

當初在我們家所能呈現出的都是他一幅幅愛心相助的畫面,有他愛心相助的日子也是我過的最開心、最快樂的日子,所以我臉上總是盪漾着幸福的笑容,是他的愛心幫扶使我們家充滿了歡聲和笑語,讓人感覺這個家好溫馨、好溫暖也好幸福。

在我的心裡,王永法先生不但是我們母子的救命恩人,而且也是我們家的救星和福星,在我心裡他們還是我們最親最近的人。對於他的幫助,我宋雲花和孩子吳京龍在心裡也對他充滿了永遠的感激和感謝,在這裡我們還要感謝一直在背後默默支持他來幫助我們家的王永法先生的愛人,他們兩位都有顆善良的心,感謝他們的愛心!

每當我想起這些往事,我都會淚流滿面。回憶裡有他們的音容笑貌,有他們的關心和照顧,還有他們幫助我們家的全過程。直到現在我都非常留戀過去那個時候有他們相陪相伴的日子,有他們相陪相伴的日子可真好!所以我們母子能夠認識到這位貴人並能得到他們的關愛與呵護,我們真的感到好幸運、好幸福!

感謝王永法先生,願好人好報!

宋雲花自述,孩子吳京龍代寫

2025年1月22日

編審:孫喜增